都市重生卷 第三百零三章 傳經送寶(2 / 2)

孫昌平自己,則當仁不讓地坐在了王建林左首第一個位置,隨後是陳天海,賀競華以及省國資辦和荊南市的其他領導同誌。

陳天海的資曆和年齡,俱皆在孫昌平之上,又是地級市市委書記,含金量最高的正廳級幹部,照理孫昌平應該禮讓陳天海在前,眼下這樣安排座次,主要還是考慮到這個會議,是以湖東省國資辦的名義召開的,孫昌平乃是接待督察局同誌的正管,所以居於東道主的位置。

大家分賓主坐定,孫昌平主持會議,微笑著致了歡迎詞,對督察局賈局長一行蒞臨湖東指導國企改製工作,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國務院國資辦對湖東國企工作的重視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

隨後王建林代表湖東省政府發表講話,也一樣對賈局長表示歡迎,對國務院國資辦表示感謝。

賈銘世代表督察局,對湖東省委省政府,省國資辦,荊南市委市政府的接待表示感謝,再次重申,督察局此行主要是前往荊南市進行調研考察,了解荊南國企改製工作過程中發生的—些情況。

賈局長告訴湖東的同誌,督察局此行目的明確,就是衝著荊南市去的,湖東的其他同誌,可以不必心中忐忑。

陳天海便代表荊南市委市政府發表了講話,也是標準的官方流程。

當然,既是省國資辦主辦的座談會,除了這些歡迎和感謝的官話,總也還得有其他的內容,或者說有其他的套話!

孫昌平代表湖東省國資辦,對湖東全省這幾年國企改製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講解。根據孫昌平這個發言,湖東的國企改製工作,總體來說是很好的,大方向正確,完全與中央和國務院的相關政策保持了一致,取得了一係列的成績,許多國有企業改製成功之後,迅速扭虧為盈,實現了改製之前確定的戰略目標,工廠活了,幹部職工們的待遇水漲船高,皆大歡喜。

三年以來,湖東的國企改製工作,成績是巨大的,前景是光明的。

“當然,也存在著部分的缺點和不足——”孫昌平話鋒一轉,語氣由激昂振奮轉為嚴肅沉重,“比如說,我們有部分地方的個別幹部,錯誤地理解了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國企改製重組的指示精神和文件政策,片麵地將國企改製理解為一賣了之。一段時間以來,省裏有幾個地市,都發生了這種情況,將部分國企直接拍賣給私人,引起了少數國企幹部職工的不滿,引發了一些社會矛盾,這個情況,很值得我們重視……”

孫昌平兩眼凝視著發言稿,抑揚頓挫地說著,目不斜視。

但會場上卻有很多目光,有意無意地落在了賀競華的臉上。任誰都能聽得出來,孫昌平這段話,算是意有所指。尤其結合督察局此行的目的,意思更是相當的明顯。

但孫昌平在這個座談會上發表這樣的講話,到底是何種用意,卻破費思量。

賀競華半年前才由部委調往荊南市擔任市長,孫昌平卻是非常正宗的本土幹部,工作上應該也與賀競華沒有發生多少交集,卻當眾將矛頭指向賀競華,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格外警惕。一些政治敏感性特別強的幹部,不免在心裏暗暗揣測,孫昌平這樣做,是不是有大人物特別屬意的。

不然,孫昌平確實沒有公然得罪賀競華的理由。

倒是此事的兩位當事人——賀市長與賈銘世,俱皆臉色平靜,不起絲毫波瀾,仿佛孫昌平說的壓根就是其他地市,與荊南市無關。

一些幹部便暗自感歎,這兩位不愧是豪門子弟,自幼深受家庭熏陶,年紀輕輕,端的是好定力。

孫昌平對賀競華的“批評”並未持續太久,點到即止,很快便收了尾,看上去,這也是官樣報告的標準格式。形勢大好,越來越好的同時,局部地區的個別同誌,也會出現一點小小的瑕疵。總不能通篇都是成績,都是肯定和表揚,那樣不客觀嘛。隻要成績是主要的,那就錯不了。

“賈局,請你也談談吧。國務院國資辦,可是全國國企工作的指導者,賈局年輕有為,既有實際的地方工作經驗,又有深厚的理論功底,我們湖東的同誌,很希望賈局能夠給我們傳經送寶啊。”

待孫昌平發言過後,王建林便轉向賈銘世,微笑著說道。

事實上,剛才孫昌平發言的時候,王建林的目光,便總是有意無意間在賈銘世,賀競華與陳天海的臉上掃來掃去。無疑,王建林非常清楚,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真正的交鋒,將在這三人之間展開。王建林雖然與陳天海賀競華都沒有什麼直接的糾葛,但畢竟全省國企改製工作,是他分管的,卻也不能完全脫掉幹係。對此事格外關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賈銘世忙即說道:“王省長過獎了,傳經送寶不敢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