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重生卷 第二百二十八章 冠冕堂皇(1 / 2)

都市重生卷 第二百二十八章 冠冕堂皇

都市重生卷 第二百二十八章 冠冕堂皇

實話說,林朝陽對今天座談會上發生的這一幕,還真是覺得有點生氣。機械廠的職工代表,當著他這個省長的麵,吵鬧起來,這在過去,林朝陽幾乎還從未碰到過。不是說林朝陽不能聽取來自基層的正確意見,關鍵是今天這個場合不對。

明明是事前就已經安排好的座談會,竟然還會出現這種情形,明顯是有人想要借此表達某種意圖。把這種小手段玩到林朝陽的麵前來了!

看來新安的水,依舊比較渾濁。

賈銘世倒是很平靜,微微一笑,說道:“李伯伯,這是有人在做最後的掙紮罷了,不值一笑。”

林朝陽也笑了,說道:“哦,既然是可樂的事情,那就說出來,笑一笑嘛。”

“好的。”

賈銘世並不隱瞞,隨即將新陽輕機存在的諸多情況,向林朝陽做了個簡單的彙報。不過該交代的重點,自然是交代清楚了。

林朝陽雙眼微微一眯,淡然說道:“膽子不小嘛。都這個時候了,還敢玩這樣的把戲。”

賈銘世笑道:“所以說,是有人在做最後的掙紮。不掙紮不行了,他們已經沒有退路。”

林朝陽冷笑一聲,說道:“也沒必要給他們留什麼退路。”

※※※

梅苑賓館小會議室,一個小型的領導會議正在召開。

這個會議由市委書記賈銘世親自主持,林朝陽端坐橢圓形會議桌的正中央,方黎在左,郭達開在右。新安市委市政府兩套班子的全體人員以及省政府和國資辦的工作人員俱皆在座。

林朝陽已經完成了在新安的工作考察,準備返回省城。這個會議,算是一個總結會。省長召集會議,市政府班子的成員,自然也要參加的。雖然在這個會議上,他們基本沒有發言的機會。請他們參加會議,更多的是一種政治待遇的象征。

林朝陽談了自己這三天時間在新安考察工作的一些體會,對新安的各項工作,基本上都給予了正麵的評價。前段時間,新安已經被折騰得夠厲害了,林書記就沒必要再雪上加霜。無論批評還是表揚,都要適度,目的自然是為了有利於新安的工作開展。

聽了林朝陽的發言,再看著省長臉上和氣的笑容,新安的同誌們都大大的鬆了口氣。還好,這次總算應付過去了,有驚無險。

“同誌們,下麵我談談有關新安國企改製的工作。這幾天,我去看了幾家國有企業,包括新陽化肥廠,新陽輕機這樣規模較大的企業。綜合起來,我有這麼幾點感慨。第一,我們的國企,確實到了非改製不可的時候。比如新陽化肥廠,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這個工廠建於七十年代,曾經是我們新安化工戰線的一麵紅旗,八十年代曾經紅火過一段時間,全盛時期,工廠工人總數超過了一千人,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利稅。但是進入八十年代中後期,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新陽化肥廠的內部管理,就跟不上了。外部銷售,就更加跟不上,幾乎就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隻能依賴供銷社和農資公司。這種生產和經營完全脫離的情況,在八十年代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現在,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這種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根本就跟不上市場發展的形勢了。所以新陽化肥廠,曾經走到了破產倒閉的邊緣。其他一些國有企業,也有類似的情況。因此我說,國企改製,到了非改不可的關頭。不改不行,不改就沒有出路。”

林朝陽輕輕揮了揮手,加強語氣。

與會成員,全神貫注地望著省長,情不自禁地連連點頭。至於他們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誰知道呢?

“第二點感慨,就是國企改製,不規範不行。還是以新陽化肥廠為例講講吧。新陽化肥廠前幾年出現經營困難的時候,市裏麵也不是沒有想辦法去挽救。更換了廠長,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也采取了一些優化組合的措施。但結果呢,卻是回天乏術。化肥廠變成了一個無底洞,無論投入多少資金,都被吞得一幹二淨,最後不得不準備破產倒閉。當然,這中間有一些人為的破壞因素,王時恒這個腐敗分子,勾結社會上的不法之徒,合謀想要侵吞化肥廠的國有資產,將一個價值一千多萬的大工廠,以區區六十萬的價格賤賣。這也是新陽化肥廠改製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王時恒已經受到了黨紀國法的嚴厲製裁。這個押後再談。

新陽化肥廠成立了新的改製領導小組之後,賈銘世同誌擔負起這個責任。現在新陽化肥廠的變化,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起死回生啊!短短幾個月時間,化肥廠就恢複了以前的生產規模,並且已經開始創造盈利。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換一個廠長之後,化肥廠的改製就能取得這樣意想不到的效果?短短幾個月,發生這樣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去新陽化肥廠了解過情況,關鍵就在於,這一次改製的過程,非常的規範。他們那個新廠長周愛國同誌,為人正直,處事公正,所有廠務財務一律公開透明,讓全體幹部職工一起來監督。這樣一來,工人們服氣了,工廠的領導們有了監督,誰也不敢亂來,一切都走上了正軌。同誌們,這個好啊!財務公開了,透明了,大家都能來監督,貪汙腐敗的行為,就無處藏身了。我們今後的國企改製,都必須要使用這種模式。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在改製過程中少走彎路,杜絕腐敗行為出現。這個模式,不但在新安要使用,在全省其他地州市,也一樣要全麵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