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重生卷 第二百一十八章 富國論(2 / 2)

顧副總理的嘴角略略一扯,似乎是閃過了一抹笑容。

這個賈銘世,還真是鎮定自若啊,這當口,尚能給他來點小幽默。且不管他說得是不是有道理,此人的膽魄,可見一斑。

“當然了,不管我們如何的監督,國企改製是必須要走的一步棋,為了減少負擔,輕裝上陣,優化組合,部分工人下崗也是必不可免的。其他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有裁員,也有失業。但是他們的社會保障體係,比我們要健全得多。這主要是兩種不同的發展方式所造成的差異。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曆了很多次經濟大蕭條之後,為了應對這種危機,逐漸地發展起來一套完整的社會保障體係。

比如職業培訓,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等。這些東西,國家都比較重視。我們建國的時間還不長,一直以來實行的都是計劃經濟的模式,社會組織比較嚴密。幹部和職工,生老病死都有保障。所以我們的社會保障體係發展就比較緩慢。我認為,在推行大規模的下崗製度之前,社會保障體係必須要先建立起來。低限度的失業保障和醫療保障,應該先行一步。職業培訓,應該在下崗之前搞,不是在下崗之後搞。”

顧副總理忽然問道:“這個經濟賬,你算過沒有?國家財政,現在根本沒有盈餘。”

建立全社會的保障體係,需要龐大的財政支付能力作為堅強的後盾。而現行的財稅製度,讓中央財政捉襟見肘,連日常的運作,日子都過得都緊巴巴的,更加不可能有餘錢剩米來建立社會保障體係了。

每個職務,都自有難處。

賈銘世輕輕點頭,說道:“是這樣的,總理,我非常理解在現行的財稅製度之下,中央財政的困難。因此,我對於國務院即將進行的稅製改革,是完全讚同的。國家要大步發展,必須要集中財力建設一些大型項目,集中財力搞一些基礎建設,這樣才能提高競爭力。”

顧副總理情不自禁地微微頷首。

賈銘世說的這話,正是顧副總理心中所想。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不能總是維持著過日子。

“不過,總理,我認為,硬件建設要重視,軟環境的建設,更加要重視。國家強大和民間富裕,是相輔相成。一個國家要強大,除了經濟要發展,國民信仰體係的維護和道德體係的維護,都是極其要緊的。至少,我們不應該讓幾千萬人對政府產生懷疑。這種懷疑的情緒一旦產生,將很難消除。哪怕我們今後富裕了,再反過來去建立社會保障體係,去關心他們的生活,都是不夠的。有些傷害造成了,事後怎麼彌補,都做不到盡善盡美。要緊的是事前要做好防範措施。

就好像社會治安混亂,嚴打隻能治標。建立犯罪預防機製,建立法治社會,才能治本。因此,我建議,稅製改革,應該充分考慮到社會保障體係的優先建立這一塊。給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層政府,保留一定的財政自主權。國家和地方政府,要有硬性規定,每年都必須要撥出一定比例的專款,用於社會保障體係的建立和健全。換句話說,我們投入了多少錢在社保裏麵,能夠養活多少人,我們才能下崗多少人。必須讓下崗職工本人和他們的家庭,都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醫療保障,還有教育保障,下崗製度的後遺症,才會控製在最小的限度之內。”

總理,國家是三年富強起來,還是五年富強起來,我認為不是最關鍵的問題。共同發展,共同富裕,才是我們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們的終極目標。現階段,稅製改革之後,不要急於將所有的錢都用到硬件設施的建設之上。這樣做,或許整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在前一段時間內會放慢一點,但長期堅持下去,國民的信仰和道德體係就不會崩潰,整個國家的精神麵貌,都是積極的,奮發向上的。當大部分人民,都對未來充滿信心,對國家前途充滿信心的時候,煥發出來的創造力和生產力,遠遠比金錢的刺激要大得多。我們的黨和政府,應該盡力引導國民這種健康向上的積極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