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重生卷 第二百零二章 座談會(1 / 2)

都市重生卷 第二百零二章 座談會

都市重生卷 第二百零二章 座談會

門隻怕好久沒有開了,推著吱吱呀呀響。門一開,就望見青石板天井。走到天井裏回頭一望,就是戲台了。竟然還保留著好些對聯,字跡清晰可辨。台前柱子上是一副長聯:

四百八十寺皆付劫灰山水結奇緣尚留得兩晉衣冠隱逸神仙堪合傳

三萬六千場無非戲局春秋多佳日好演出曆朝人物忠奸賢佞看分明

賈銘世念完,尋思片刻,嘖嘖道:“了不起呀,你們陳家可有些來曆,至少晉代就有很顯赫的祖宗了。”

陳支書說:“我們哪裏知道!隻聽說這祠堂很久了。老人家說,過去每到春節和老祖宗壽日,村裏都要唱兩個月大戲,由村裏大戶人家出錢請戲班子。後來破“四舊”,把裏麵很多東西都破掉了。老人家講,原來還有很多對子,寫在木牌子上的,都砸爛了。這些雕在柱子上的,還留下一些。”

又見戲台左右兩個口子都有對聯,卻因掉了漆,看不清楚。隻隱約可見左邊台口上方有“出將”二字,右邊台口上方有“入相”二字。賈銘世想看清上麵的對聯,問:“戲台還能上人嗎?”

陳支書說:“應該可以。”

胡晨山說:“賈市長,還是別上去。我看那木板都朽壞了。”

賈銘世笑道:“我看無妨。隻有這麼高,摔下來也沒事的。”

胡晨山便說:“小陳你先上去試試吧。”

陳支書便獨自爬上戲台,試著跳了跳,便聽得吱吱響。

“應該沒事的。”陳支書說。

賈銘世便上去了。胡晨山也跟著上去,卻回頭說:“你們就不要上來了,人多了怕不安全。”

走近了,台口的對聯就看清了。字寫得草,又多是繁體,就更難認了。賈銘世琢磨好久,才半猜半認地輕聲念道:

世事何須認真境過追維成夢幻

人生莫以為戲眼前法戒當箴規

賈銘世剛念出“世事何須認真”幾個字,胡晨山就搖頭道:“太消極了,太消極了。”

賈銘世也不好說什麼了,隻道:“好書法。”轉到後台,竟又有一聯:

凡事莫當前看戲何如聽戲好

為人須顧後上台終有下台時

胡晨山又評價說:“道理也是這個道理,終究太消極了。”

這對聯好麵熟的,賈銘世記不得在哪裏見過了。想這都是前人悟出的道理,自會天下流傳的。真能領會,活在世上就自在多了。卻又不能說得太過了,隻道:“看做人生哲學,也會很受益的。”

胡晨山點頭說:“對對,傳統文化,我們要批判地吸收。”

下了戲台,賈銘世又在祠堂裏轉了一圈。看看左右與兩邊壁牆上的痕跡,猜想那裏原是有看台的。走近牆根看看,竟有壁畫痕跡。畫的是峨冠博帶、木屐廣袖,隻怕是些戲曲故事。都是缺頭少腿的,不見一個完整人物。真是可惜了。

“我說小陳呀,你們這地方過去很了不起的,豐衣足食,歌舞升平。這麼個好祠堂,竟沒有保存下來。”賈銘世搖頭道。

出了大門,賈銘世再次回頭,欣賞那塊石雕,說:“這可是文物啊!明正德年間是什麼時候?我沒有這方麵知識,猜想隻怕也有四五百年了。光清朝就是二百六十多年,清以後又過了百把年了。這麼說,隻怕五百年以上了。寶貝哩!”

“那真的是寶貝。這東西能保存下來,也是奇跡。”胡晨山說。

說話間,就見陳昌雲遠遠地站在那裏笑。

陳支書會意,說:“各位領導,是不是吃中飯算了?”

賈銘世點點頭,大家就往回走。很快就到了陳昌雲家,飯菜早就擺好了。共兩桌,都擺在中堂裏。雞總在大門口逡巡,翠翠正啊嗬啊嗬地趕著。陳昌雲就怪他老婆,說:“今天雞不該放出來。”

賈銘世笑道:“沒事的,沒事的。”見桌上擺的是五糧液酒,賈銘世就望著胡晨山說:“下到鄉裏來了,就過農民生活。有鄉下正宗米酒就最好不過了。”

胡晨山便叫人撤下五糧液,換上米酒。酒杯卻是大的大,小的小。

賈銘世就提議:“都用碗吧。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好比梁山兄弟。”大夥兒又笑了。

開始吃飯了,攝像機還在描來描去。賈銘世朝攝像的小夥子笑道:“你們也閑了吧,吃飯也照來照去,我們連嘴巴都不會動了。未必要我們吃飯也像演戲一樣不成?”記者望望胡晨山,就放下了攝像機。

賈銘世先嚐了口菜,連連點頭,說:“很好很好,味道很好。”

翠翠在一旁不好意思了,紅了臉說:“哪裏啊,鄉下人做菜,水煮鹽相,熟了就行了。各位領導將就將就吧。”

賈銘世說:“我不是說奉承話啊。正宗的鄉下菜,城裏人是最喜歡的。城裏人吃多了名菜大菜,就說要返璞歸真了。你要是去大寧,滿街都是正宗鄉裏菜的招牌。我說,翠翠有這個手藝,真能去城裏開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