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鬥富(1 / 2)

被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一色”深深震撼的李老夫子回到別院後,便向杜明提出,讓杜鷹去縣城裏麵的縣學上學,好處有二,其一是可以多和同年人交流,對於孩童心理有極大的好處,其二就是杜鷹這個年紀也應該和社會有一定的接觸了,不能做一輩子的籠中家雀。≤頂≤點≤≤,

聽了此言的杜明二話不,滿口答應。本來李老夫子想讓林宇同學一起,還想給他開個介紹信什麼的,卻沒想到林宇死活不肯,也隻得作罷,隻是他怎麼也想不到,林宇不去縣學的理由竟然是不想再抄襲。

杜明聽了夫子的話,對林宇卻有了另外的思量。林宇行止有度,不像一般人家的孩,而且能背誦練李老夫子都不知道的“詩歌”,出身肯定非凡,但杜明也知道,林宇對自己兒子沒有敵意,也樂得裝聾作啞,於是選了個良辰吉日,帶著兒子一眾人浩浩蕩蕩的回縣城。

杜鷹自被父親安放在別院,從來沒有到過繁華熱鬧的場所,進城的時候也是東張西望,在林宇的眼中就是典型的好奇寶寶,不停的為什麼弄的杜明也焦頭爛額。林宇卻是安靜的看著街道、商鋪、還有來往的行人,發現有很多相貌服飾都異於自己,看來野廬鎮確實是商業集鎮,不然這麼多的外籍朋友去哪裏找去啊,這裏就是哥以後的生活的地方了,林子大了什麼鳥也就多了,大不易啊。就在林宇大發感慨的同時,杜鷹發現了有大群人堵住了街道,急衝衝的拉著林宇就往人堆裏麵跑,杜明擔心兒子出意外,也是滿頭大汗的跟上去。

街道上被身著家丁衣服的很多人隔開,街道中間擺著各種林宇沒有見過的物事,路的兩邊各站了一群人,互相的怒目相向,卻又眼帶輕蔑。杜明擠過來一看,不由啞然失笑,低聲道:“還是鬥起來了。”

杜鷹聽到老爹的話,好奇寶寶精神充分發揮,杜明才將這事情從頭來。街道兩邊的人群中,一邊是潘家,是做皮貨野產生意的,家底頗豐,不過是最近幾年從蜀州遷來野廬縣,由於家主潘壽經營得當,加上上下關係打點的極好,發展迅速,儼然野廬新貴的摸樣;另外一邊是劉家,是祖居野廬的大戶人家,得利於七彩河河道寬敞,以漕運起家,運輸各種貨物,也是野廬鎮上富人中的佼佼者。

由於潘家的到來或多或少的觸及到原住民的利益,所以大家也都看不順眼,雖生意上的糾葛不多,但在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縣城中,各種摩擦還是很多的。潘家和劉家在縣城的住處正好臨街對門,兩家下人經常以家產豐裕與否護作攀比,旁人也有心懷不軌者,在暗處煽風點火,也更加劇了兩家的矛盾,不知道今是什麼原因,看起來兩家連家當都搬出來了。

隻聽到潘家的一位中年人,指著麵前的一個屏風道:“此屏風為南夷特產紅珊瑚所做,原產原製,上麵有真龍痕跡三處,當代書法大家顧友子手書《遊龍吟》,有人出價三十萬兩白銀*,家主聽後直接就送客出門,還送了句話,三十萬兩是紙上《遊龍吟》的價錢,要買這個屏風,十倍不止。”完叉著腰,眼中掩飾不住的得意斜看著對麵的劉家人,也驚起周圍圍觀的一片驚呼。連林宇都禁不住咂舌。三十萬兩,哥一個月的薪水才兩吊錢,要買這個屏風,就和要在上海買別墅一樣,想都不敢想。

對麵的劉家倒是沉著的很,一個廝搬出個花盆,花盆裏長著奇特的花卉,花莖不長,但枝葉極茂,顏色碧綠,看起來就惹人喜愛。廝也不著急話,等到周圍人安靜下來才慢慢開口:“屏風好,但是太大,看著浮躁的很,搬來搬去的不成體統。本府這盆吉慶萬年青是老爺在亞美迪國親自移栽回來,經過五年的培育,隻剩此一株,此花四季常青,冬季出蕊,春節當準時開花,慶王爺得知此花,已經發下話來,我劉家要是上奉此花,保我劉家兩百年不倒!”完也不搭理對麵的潘家,抱著花盆急衝衝的就往回走。但周圍的人卻像炸了鍋,能和皇親扯上關係的,那肯定不是一般的金貴了。

潘家看落了下風,有些著急,管家摸樣的人向後招招手,便有人捧著一個黃布包著的盒子過來了,盒子五寸見方,也不大,隻是能用黃色布包著的,估計也是不凡。管家單手舉著盒子,一手背腰,踱著步子,轉了一圈才開口:“此物一看便知是皇室用品,不過潘家的此物來曆講究。潘家在蜀州時便以財物新奇眾多聞名,此物原為一對,是蜀州南邊九黎山陰出產的一對千年何首烏,但並不是人首摸樣,大家看看,到底是什麼摸樣。”完掀開黃布,心翼翼的打開盒子,裏麵的何首烏不大,也就是跟前的人能看見,林宇卻一眼看出,這何首烏長的竟然是龍的樣子,而且還不是一條龍。這樣的奇觀當然是迅速傳開,圍觀中就有人喊出:“難道是傳中的‘九龍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