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生意苦(2 / 2)

兩人在車上,陳凡自己開車,倒是便利。這時候,上班的人群基本進單位或廠裏,但出來逛街的人群卻出來了,街上依然是堵,隻是比起上班高峰期要強一些。

陳凡的公司有四家,一家是經貿的,有海外業務。楊再新說,“陳哥,我們先前看看經貿的公司吧。我對做生意最陌生,又想多熟悉一些。到別處也不好意思問人家,到陳哥這裏,正好多問問情況。”

陳凡雖不將楊再新這番話當回事,但也知道楊再新還是比較關注經貿方麵的事情。笑笑說,“楊姑爺,我這裏小打小鬧的,要不是一家人,都不敢讓你去看。也好,楊姑爺看過,多給我點建議。”

兩人到陳凡的公司,公司是租用寫字樓的。陳凡自己的辦公室比較小,大約有二十平,還隔成兩截。前段是辦公室,辦公、招待客人、召開會議等,後段更小,一張單人鋪,一個掛衣服的掛儲。

“地方太小,楊姑爺見笑了。”陳凡說。

“陳哥,京都寸土寸金。你這樣的規模,都不知有多少人羨慕啊。”楊再新自然明白,創業之艱辛。

陳凡與楊再新坐下,有公司助理進來泡茶。楊再新說,“陳哥,今天安排緊一些吧,說不定明天會返回江上省。”

“那行。”陳凡便將公司的經理叫來,要她介紹這家公司在海外的業務情況。楊再新邊聽邊說,“陳哥,你們這邊主要從事進口養殖產品,業務量也不小,利潤怎麼樣?”

“楊姑爺,提到利潤真不好說出口。外人不知情,以為做海外生意很賺錢。其實不然,主要是國內競爭比較多,運輸方麵的成本太大。加上人力等開銷,公司能夠拿到的利潤就非常薄了。

與國外的商家談生意,他們最大的優點是能夠遵守合約,質量有保障。但談到讓利,那簡直是要他們的命,一點都不肯退讓。因為,他們不愁沒人拿貨,是不是?

而我們國內方麵,在進口總額度控製的情況下,我要是不做,絕對有好些人搶我名下的這些份額。”

楊再新點頭表示理解,說,“這樣的生意做起來確實難,但也有好處,那就是按部就班,按合約進行,不需要看對方臉色。對吧。”

“說到商業精神,這方麵國外的信用確實沒什麼好說的。交易過程中,如果是對方的原因,那他們會主動進行賠付,包涵衍生出來的部分損失。”

“陳哥,你在國外養殖產品方麵有渠道,能不能增加一些糧食進口方麵的業務?”楊再新說。

“進口大米、小麥、麵粉這些糧食?”陳凡說,“楊姑爺,這方麵的業務也是有一個總量控製。當然,這個問題不大,份額可以搞得到的,不算違規。隻是,國內這方麵的市場基本穩定,貨物進口難度不大,可要進入市場,肯定有人跳出來直接找我談了。”

“優勢資源都被分割了,是這個意思吧。”楊再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