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牌媒女】
●作者-七巧
『1』第一章
「來來來!熱呼呼的麵龜,有奶酥、紅豆和芝麻,今天買一送一,慶祝『愛呷餅店』滿一甲子!」一大早,艾可歡拉高嗓門,在自家餅店外大聲叫賣。
位於台北新店老街的小小餅店,是由艾爺爺創立的傳統餅店,主要製作中式喜餅、月餅、慶日用的麵龜、壽桃等。
餅店早期生意很熱絡,到艾爸爸這一代便逐漸走下坡。並非艾爸爸手藝不佳,而是時代轉變,對傳統大餅的需求愈來愈少,年輕人多半喜歡西式喜餅,小孩滿月、周歲,全改送西式的蛋糕點心,而節慶拜拜用的麵龜和壽桃也漸漸被餅幹、飲料所取代,傳統糕餅幾乎隻剩老一輩的人捧場了。
身為艾家獨生女的艾可歡,從小便幫忙家裏做生意。大學畢業後,她跟爸爸合力經營餅店,可四、五年下來,生意始終不見起色,反倒愈來愈蕭條。父母曾勸她外出工作,然而從小喜愛吃餅、做餅的她,卻隻想撐起家裏的老店。
雖然工作辛苦,收入平平,但至少還能維持全家人的生計。她對未來仍充滿希望,樂觀的想利用特賣活動,衝點人氣和買氣。
隻是辛苦叫賣了一上午,除了早起買菜的婆婆媽媽和去公園運動的阿公阿嬤、附近鄰居三三兩兩光顧外,六十周年特賣活動的第一天,並不見什麼大買氣。
「來來來!今天開始到月底,店內商品全麵八折,預訂喜餅還有七折優待喔!」盡管麵前長桌上的麵龜山沒賣掉多少,但艾可歡仍卯足全力,繼續叫賣,邊想著艾家餅店生意變差,便是因為喜餅訂單大幅減少。
奶奶和媽媽雖是家庭主婦,卻都擅長作媒。
聽說奶奶一生促成超過上百對的姻緣,因此街坊鄰居給她一個「金牌媒婆」的封號;而艾媽媽至今也促成不少良緣,每牽成一對,艾家餅店就有大筆生意上門。
然而今年二十七歲的她,至今卻沒有成功牽成一條紅線——
呃,應該說她千方百計想撮合的對象,最後都沒牽成,反倒跟她認為不合適的對象配成對。
也許,她除了跟老爸學做餅技術外,也該跟老媽請教如何作媒才是,這可能比她想破頭做店慶活動,對家裏生意更有實質幫助。
「來來來!好吃的麵龜,買一送一。」她持續叫賣,腦中想著作媒的事。
「駱媽媽,妳好!來買麵龜嗎?今天買一送一,要什麼口味?全來一個好嗎?」看見隔壁街鄰居走上門,艾可歡熱絡招呼,拿起塑料袋,捉起桌上的麵龜便裝袋。
「呃,我不是來買麵龜。沒關係,各給我一個好了。」張鳳玲見她已裝袋,不好意思不買。「妳媽在嗎?」她準備走進店裏。
「我媽送一袋麵龜去隔壁街給陳婆婆,待會就回來了,妳要不要進去裏麵先坐一下?不過,我爸帶爺爺去醫院拿藥,我要顧店,可能沒辦法幫妳泡茶。」艾可歡歉然道。就算沒什麼客人,她仍要站在門外叫喊,努力拚業績。
「沒關係,妳忙。最近生意怎麼樣?」張鳳玲親切關問。愛呷餅店雖是幾十年老店,生意卻不如從前,隻剩附近街坊鄰居偶爾光顧。
「除了過年、中元和中秋這三大日子有大生意外,其它時間不是很好。」艾可歡實話實說。
「最近駱伯伯公司有沒有人要嫁娶?我可不可以寄些喜餅dm到他們公司啊?」她馬上想到一條可以推銷的途徑。駱伯伯在台北開貿易公司,而駱上傑研究所畢業退伍後,就進入自家公司工作。
「對了,駱媽媽,妳家上傑打算什麼時候結婚?到時要考慮我家的喜餅喔!雖然現在的年輕人崇尚西式喜餅,但那種餅中看不中吃,還是送傳統大餅比較大方啦!」想起駱家獨子未婚,艾可歡趕忙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