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妓》(網絡版完結)作者:行煙煙

內容簡介:

繁天夢落,杳杳塵望

不過是為了成全那浮華盛世中的一路相守

關鍵字: 歌妓,天音樓,架空,天朝

建隆二十九年,是帝京老人們永難忘懷的一年。

那一年,百姓心中英睿神武的太宗皇帝毫無預兆地駕崩了。

寧江王安世碌,這位天朝建國以來唯一的一個異姓王爺,在先帝屍骨未寒時便欲起兵謀反。將發兵時,卻遭門臣生變,太後寧氏及時任尚書左丞的尉遲翎將其強召入宮,斬殺於禁中,並夷其三族。

帝京人心惶惶,均以為這天下要大變了。誰知太子順利登基稱帝,而後大赦天下,又減免各路州縣賦稅,以表新帝仁恩。

在這舉國具喪、靜謐哀愁的日子裡,突然傳出的一個消息,惹得帝京百姓人人震驚,又在茶餘飯後悄聲相傳——

帝京城內最紅的歌妓,天音樓的楚沐憐,收養了一個棄嬰。

天音樓是歸天朝戶部隸管的教坊,按理兒說,官妓本不允許做出這種事情,但朝堂上誰人不知聖寵正隆的太府寺卿王恩懷是楚沐憐的入幕之賓?戶部的官吏們不敢得罪,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她去了。

隨後就有酒肆傳言,說是楚沐憐替這女嬰起了個安姓名字。

眾人心裡又是一驚,不明白她為何偏挑了這眼下最忌諱的姓。但吃驚歸吃驚,人們卻不敢說三道四,都明白一句話說錯,便是殃害他人的結果。

日子淡淡地流過,等新鮮勁兒沒了之後,人們又都覺得先前是多慮了——不過是教坊裡的一個小女娃兒罷了,還能掀起什麼大波瀾不成?

註:實體書暫定名為《賦花瀾》

《天妓》

作者:行煙煙

煙煙有話說 寫《天妓》的初衷(必讀)

本來沒準備貌似矯情地寫這麼一篇似序非序的東西,但是今天在書評區看見一位讀者留言,道我「笑貧不笑娼」,遂想把自己寫這本書的初衷分享給各位讀者。

幾年前初讀王書奴先生的《中國娼妓史》。當時看的是解放後中華書局影印的民國初年版,並沒有通篇讀完,但心裡仍覺震撼。

後來翻看了不少關於歌妓、官妓、家妓、私妓的資料,奈何關於這些的史料殘缺。而王書奴先生著《中國娼妓史》,考證已是非常周全,每每寫下一個論點,必定旁徵博引中外史料。去年想起這本未讀完的書,又找出來,細細讀了一遍。

記載名妓的野史很多,又有很多民間故事傳聞,所謂「古代十大名妓」之類的短篇小說也多如牛毛。

我常想,作為一個有如此歷史淵源的、又經久不衰的職業,為什麼關於它的文字少之又少?

陳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別傳》也是我的大愛。以陳寅恪先生之學術名望,而為一明末名妓花十年之久、八十萬字之多著書,又是為何?為什麼沒有人說陳寅恪先生是「笑貧不笑娼」?

煙煙不才,不敢自比於陳寅恪先生,隻是希望各位讀者在看我的文時,不要先主觀臆斷《天妓》為某種類型的書。

我選此題材,並非是為了譁眾取寵,隻是每每顧及歷史上那些色藝超群、文采風流、有謀略、識大體,卻又命運多舛的奇女子時,煙煙總是會覺得扼腕。

所以想寫這麼一本小說,因為我想給她們一個好的結局,哪怕隻是在我的想像中。

為什麼要選歌妓來寫,是因為我一直認為歌妓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她們有美貌、有才學、甚至有膽略,但是卻沒有好的地位。她們中有太多的傳奇可以書寫,但這些傳奇的結局往往令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