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的年代》

前言:曆史告訴未來

列寧說:“以革命的名義想想過去。”“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忘記過去的災難,就會給未來帶來禍災。

“文革”過去了三十多年。親自經曆了那場浩劫的中老年朋友,回憶起那段痛心的曆史,至今還心有餘悸。

曆史是一麵鏡子。曆史是由血淚寫成的。“史無前例”的十年動亂,不僅給人留下傷口,更留下深刻的教訓。我們不應遺忘。遺忘曆史的民族必然喪失前途。人民隻有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才能避免曆史的悲劇重演。鄧小平指出:“總結曆史是為了開辟未來”,“沒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就不可能製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

林彪利用他的職位,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狂熱地推行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號召全軍指戰員“高舉毛澤東思想紅旗,把毛澤東思想真正學到手”,“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做毛主席的好戰士!”

之後,林彪又相繼創造一係列對毛澤東個人崇拜的口號,什麼“頂峰”,“一句頂一萬句”,“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天才”,“萬壽無疆”,等等。

這一切,當時都使毛澤東高興。他不僅把林彪看作是自己最親密最可信賴的戰友,而且還選擇林彪作為自己的接班人。

1965年12月2日,毛澤東在蘭州軍區的一個報告裏,批示:“那些不相信突出政治,對於突出政治表示陽奉陰違,而自己另外散布一套折中主義(即機會主義)的人們,大家應當有所警惕”。

這個“批示”,實際是不點名的點名。相距不過6天,12月8日,在上海開始了對羅瑞卿的批判。

筆者看到這個文件時,正在北京市房山縣五侯公社擔任“四清”隊長。當時感到很奇怪:“批示”的矛頭是指誰呢莫非軍隊也要搞“四清”嗎

1965年12月8日至15日在上海召開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到會總計61人,其中軍隊高級將領34人。

中央常委的同誌全到了,但是除毛澤東本人外,事先誰也不知道要開什麼會議,不知道會議要解決什麼問題。

賀龍以為要開作戰會議,從北京隨身帶了作戰地圖去,

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劉少奇問賀龍:開什麼會

中央軍委副主席賀龍說:奇怪!你都不知道,我怎麼能夠知道呢

周恩來總理說,主席叫我通知在上海開緊急會議,但不知道開什麼會。小平、彭真等也都不知道開什麼會。

羅瑞卿11月25日到上海。這時上海報紙都在刊登有關評《海瑞罷官》的文章。羅瑞卿得知這篇文章是經毛主席批準發表的消息之後,立即電告北京,指示《解放軍報》提前在11月29日轉載了姚文元文章。當時他怎麼也想不到正是這根導火線,竟給全黨全國全軍及他本人帶來如此深重的災難。

在上海,羅瑞卿向毛澤東請示說,他要到蘇州去看林彪。

毛澤東說:去看看好,要他好好養,要養得像七千人大會的時候一樣,能夠作三個鍾頭的報告。

羅瑞卿到蘇州跟林彪作了一次談話。妻子郝治平問他談得怎樣羅瑞卿說:談得很好。在整個談話過程中,羅瑞卿沒有感到林彪有什麼不滿意和不高興。

1980年11月6日,羅瑞卿夫人郝治平在家中告訴筆者,1965年12月9日,她同羅一起從上海到達昆明。羅是奉毛澤東之命到雲南邊界看地形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