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癡迷神仙學說的表現,第一,他立即答應了徐福到海上尋找三神山,尋找仙藥的要求。徐福第一次見到秦始皇,就提出給我船,給我人,給我錢,我去找仙藥。秦始皇立即答應了。秦始皇不是輕易好忽悠的人,六國的國君都鬥不過他,想從秦始皇兜裏掏錢,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徐福做到了。秦始皇二十八年派徐福出海求仙,這是第一點。第二點,他在徐福出海以後,又找到了第二個他信任的方式,盧生,這個人我們講過,盧生是秦始皇身邊的方士中間第二個最信任的人。由徐福到盧生,說明秦始皇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徐福是一個人,到了盧生,就是秦始皇信任的方士,是一批人。這一批人從政府獲得財政補貼,替他去找仙藥,這些人都從秦始皇那裏拿到錢了。第三,自稱真人,秦始皇即位以後,首先把秦王改成皇帝,自稱為朕,他壟斷這個字壟斷了九年,到了秦始皇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突然下詔書,“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我非常羨慕真人,以後就稱真人了,再不說朕了。這說明秦始皇思想發生了重大轉折,那麼什麼是真人?真人這個話是誰向他兜售的呢?盧生。盧生說,真人就是仙人,真人的特點,進到水裏麵,身上不沾水;進到火裏麵,不感到灼熱,能夠騰雲駕霧,能夠長生不老。其實真人這四大特點,我覺得秦始皇倒不追求騰雲駕霧,最看重的是長生不老,所以秦始皇就決定不稱朕了,改稱真人。盧生還給他講了另外一番話,說我幫你找仙藥,為什麼找不到呢,是由東西從中作梗,是“物有害之者”,就是說有一種東西叫惡鬼,和真人是並存的,惡鬼不除,真人你見不到。盧生就向秦始皇提出了第三個觀點,要除惡鬼見真人。這時候的秦始皇已經完全相信盧生的這一套,就認為“惡鬼辟,真人至”。怎樣才能除惡鬼呢?盧生說一定要讓你居住的地方不讓別人知道,就是你晚上住哪裏,任何人不能知道,假如別人知道了,惡鬼就會跟來。這話把秦始皇完全忽悠住了,秦始皇是一個非常奢侈的人,他滅掉一個國家,就把這個國家宮殿畫成圖紙,按照這個圖紙到鹹陽宮去修仿製的宮殿,然後再把人家宮殿的美女照數搬到他的鹹陽宮。滅了六國以後,鹹陽周圍的宮殿史書記載是270座,每一個宮殿他都可以住,但是有一個特點,他要從地上跑到哪個宮殿去,誰都能看見。秦始皇就把270座宮殿從空中連接起來,就像今天的立交橋一樣,叫複道,兩邊遮蓋住,底下的人看不見上麵有沒有人。這個工程相當浩大,因為宮殿和宮殿有的相距很遠,鹹陽周圍270座宮殿,全部在空中連接起來,秦始皇晚上住哪個宮殿,誰也不知道,他覺得這樣,惡鬼就避開了,真人就該來了。為了達到這一點,秦始皇下了三道命令,第一,改朕為真人,第二,京城宮殿一律相連,第三,泄露他居住地的人殺無赦。結果後來一連串發生了三件事,第一,殺隨從。秦始皇下令不久,有一次秦始皇在宮殿上麵,宮殿和宮殿之間有一個連接的橋,叫複道,他在複道上麵遠遠看見他的丞相李斯,李斯帶著一隊自己的隨從從下麵過。李斯是丞相,權力很大,李斯的車隊車也多,人也多,非常壯觀,秦始皇看過以後,很不滿意,就嘟囔了幾句。過了一段時間,他從上麵又看到李斯的車隊,發現變得輕裝簡從,秦始皇馬上意識到他嘟囔的話有人說給了李斯,要不然李斯的車隊怎麼變成一兩輛車了。秦始皇的猜疑是對的,上次秦始皇表達不滿的時候,確實有一個宦官為了討好丞相李斯,把這個話告訴了李斯。秦始皇知道有人泄露,就要查,查當天在我身邊都有誰,這中間誰泄露了。那個泄露的人不敢承認,那些沒有泄露的人肯定不會承認,結果沒有一個承認的,秦始皇一怒之下,全部殺光。以後,秦始皇在宮中再說任何話,沒有一個人像外傳了,這是一件事。第二件事,秦始皇花了很大精力求仙,但是一直找不到仙藥,特別是徐福,一走就很多年,一點消息沒有,他整天躲來躲去的住,還是遇不到真人,他就問盧生,盧生說那還是有惡鬼,他也不知道惡鬼是誰,也不知道驅逐惡鬼的方法,所以就讓手下的博士寫了一首詩,叫《仙真人詩》,這首詩的原文沒有傳下來,詩名傳下來了,從這個詩名可以看出,秦始皇對真人非常仰慕,就是見不到,很遺憾。他每到一地,就找人唱這個詩,但是唱來唱去,還是見不到真人。第三件事,秦始皇下過一道命令,把臘月的“臘”改了個日子。農曆的每一年的12月叫臘月,因為這個月要舉行祭祀,叫臘祭,所以稱臘月。秦始皇把這個“臘”改成嘉平,因為當時有一個傳說,有一個叫茅盈的人,他的曾祖父成仙,在成仙之前,當地就流傳一首詩,原文一共五句:“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泰清,時下玄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關鍵是最後一句,說我已經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