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驚世一戰(1 / 3)

北宋末年,明教時任教主方臘起義,最初也算官逼民反,期間還為百姓做過不少好事。可後來勢力見長,他那不少手下竟也做起了欺男霸女的行徑。於是黃裳奉命圍剿明教,殺了他們不少高手,但當時佞臣當道怕其功高,竟設計陷害。最後不僅在與明教征戰中慘敗,還受到了明教高手乃至中原武林人士的圍殺。

就在此時,河朔高手獨孤求敗應好友之邀,圍殺勾結外邦的奸臣,他一人一劍應戰黃裳,不許他人相助,黃裳看在眼裏著實佩服。隻是那時孤獨求敗爭強之心甚重,他全力以赴,卻不查黃裳受傷在先,終將其重傷。

之後獨孤求敗雖沒有趕盡殺絕放了黃裳,可是麵對眾多武林人士的圍殺,還是因體力不支,被人一劍刺穿前心,踢下懸崖,追殺之人皆以為其已斃命。

慶幸的是,黃裳天生心在右側,重傷之身卻逃得一死,自此隱居山中研修武功,定要重出江湖報那深仇大恨。

沒有人能想到,當年獨孤求敗與黃裳的那一戰,竟然是一段武林傳奇的伏筆,更使得兩套曠古奇功問世!

起初那黃裳自行悟出的武功雖然以詭異致勝,卻仍以內功為主,他也從未將招式放在心上,隻覺倘若功力強大,任何招式都是信手拈來且剛猛無匹。可是當他見到獨孤求敗那出神入化的劍招,才對招式有了新的感悟,而後又融合了十餘位明教高手的武功招式終於創出了《九陰真經》。

而獨孤求敗先前卻隻重視招式,以快製快,以招破招,後來見識到黃裳那超凡入聖的功力,才悟出了大巧不工的道理,故而有了以後的重劍無鋒,天下橫行。

歲月無情,物是人非,可歎兩個練成絕世武功的強者,隻是落得了寂寞終老的下場,也錯過了再次相見的機會。

而後如郭靖、楊過等少數高手,雖是或多或少知悉獨孤求敗與黃裳過往的,卻萬沒料到,這二人竟仍活在世上!隻不過他們進入了另一個空間,一個不為人所知的地方!

……

半空之中,黑氣繚繞,幾點星辰錯落有致。

一位白發老者負手而立,神色倨傲的朗聲說道:“我當此間僅有我一人,卻不想你黃裳也在!”

那個被白發老者稱作黃裳之人乃是一位青年道士,麵露欣喜之色,笑道:“能在此間得見故人,上天對我也算不薄。”

白發老者冷哼道:“你我相見與天何幹!我獨孤求敗當年若知你尚在人間,又何必在那劍塚了此殘生!”

黃裳歎道:“當年武功大成本想出世尋仇,卻不想早已物是人非,那番景象至今記憶猶新,也讓我當時突然心灰意冷,一直隱居山林等待終老,不然或許還可以和你相見。”這話語中夾帶了無限的歎息,還有著一抹難以察覺的傷感。

獨孤求敗此刻神色也舒緩了許多,與生俱來的的霸氣也被一縷凝重覆蓋,靜立了一會後,對黃裳說道:“不知你是否與我經曆相同,那時我隻覺自己好似受到天地的排斥一般,被硬生生的擠進了這裏,連一副皮囊都被禁毀,卻不知還真有魂魄留存,又重修了這副肉身,隻是竟被生生困在了這裏。”

黃裳臉上僵硬的一笑,道:“連我都不喜此種境遇,又何況你這極為孤高之人,這種好似受人所控的滋味並不怎麼好受啊!也可能那時我們的功力真不為天地所容,才會被送到這個地方。”

黃裳無意中提到功力,卻使得獨孤求敗不禁盯著黃裳,麵色肅然,道:“沒想到你的修為更勝於我,已經達到返老的境界。”

黃裳謙遜的說道:“我達到返老之境,不過是因為《九陰真經》有些妙處,真以功力而論想必難以及你。”

獨孤求敗聽後怫然不悅,道:“我們都是孤寂了許久之人,還未比試哪來的定論,你莫非此刻不想同我一較高低?”

黃裳搖頭笑道:“非也非也,即便功力不及你,我也有心一戰。古往今來自創奇功達到如此境界的,恐怕也隻有你我二人!我們又在這不知名的空間中修煉了如此之久,可這一身修為卻從未施展過,如今你我相見,不較量一番豈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