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王同人)無解》作者:花開一季【完結】

無解前情番外──聽,花落的聲音

那一年,讓一生改變。

那日,太薇皇朝的皇太子看著父皇為他欽命的太傅,捧著一本史記,翹著花白的稀疏胡子,胡子下麵的嘴吧張張合合,古老的典故和繁複的人物關係,隻使得自己昏昏欲睡,處於完全不知所雲的狀態之下。如此這般猶如受刑一樣的早課終於結束了,一旁的小太監喜德在他的耳邊輕聲喚著酣然入夢的自己,睜開惺忪的睡眼,入眼便是太傅滿臉的朽木不可雕也的怒氣,卻還是佝僂著背向他請安告退,摸摸頭,當朝太子做出羞愧狀,原來自己果然還是睡著了。

出了讀書的省身殿,太子殿下歎口氣,父皇春秋鼎盛,自己羽翼未豐,而前朝留下的其餘五大家族更是相互勾結,漸成氣候,所以外人麵前,他均一副紈!不成器的樣子,心中卻在憂愁若是天下士人皆是這般讀著死書,考取功名得以入仕,且不說日後哪裏尋找真正的治國能臣,就是自己未來的早朝便無異於是一場酷刑。

身後跟著自小伴自己一同長大的太監喜德,察言觀色,知道這位天下儲君心中煩悶,遂大膽快走幾步,陪笑道:“主子,不如奴才陪您到宮外去散散心?”太子殿下前些陣子恍然聽到民間越來越有名的青嶽書院,喜德的話正說在心上,便漫不經心的點點頭,著人伺候更衣,準備出宮。

熙熙攘攘的京城還是這般熱鬧的有些不堪,但是比起宮中的死寂,太子殿下還是更喜歡這裏,感覺隻有這裏的陽光才有應該的溫度。在喜德的帶路下,兩人很快就到了這些日子來聲名鵲起的青嶽書院,這家書院因為新任掌院乃是新科的文武狀元,到任不久,不願為五鬥米折腰,便以丁憂之名辭官歸隱,偏偏大隱隱於市,到了這京城的書院中做了一個掌院先生,引得達官貴人,名門望族紛紛將子侄送到這裏來讀書,希望沾些天子門生的貴氣。

喜德把這件事情當作民間奇事告訴太子殿下時,太子撇撇嘴,有幾分不屑,在他看來不能忍耐的人無法成就一番大的事業的,不過內心卻又有一絲羨慕,那人憤而辭官之時必是十分灑脫,盛名之下又無人敢明目張膽的找他麻煩,歎氣,父皇子息並不單薄,這幾年中間卻折損了幾位兄弟,留下的他這棵眾人眼中不成器的獨苗,這太子之位不是官位,辭也辭不了。兄弟和一些重臣的意外身亡多成疑案,畢竟他們家這江山實在來得不是光明正大,這篡位謀逆的罪名算是坐定了,而前朝留下的手塚,幸村,大石,菊丸,忍足另外五大家族或表麵上順服,把持朝政,或歸隱山林,蹤跡難覓,每每想起這幾家曾立下的複國血誓,坐在帝位上的父王尚且覺得後心發涼,而他更隻能韜光養晦,等待時機,因此這番來青嶽書院,除了想一睹這辭官的狀元公風采外,太子也是存了幾分招攬賢才之意的。

自從換了新掌院,這青嶽書院每旬均向民間開放一日,不拘出身,男女均可入院聽課,講課的正是掌院先生,同時開設辯經問答,促進師生之間教學相長。去的那日,正是開放日,喜德興高采烈的對太子道,“殿下,我們趕得好巧。”日後,成為了國君的太子想起那天,才明白,這個巧字的深意。

既有天時之利,兩人十分順利的進入書院,隻見不算小的正堂中已經十分擁擠,前麵坐著的是書院的入院學生,後麵黑壓壓站著的則是慕名而來的院外學子。人數雖然很多,卻十分安靜,堂上一人弱冠年齡,正在高談闊論的講解,太子殿下用心去聽,赫然正講的是史記,聽了片刻,扼腕歎息,為什麽同是講解史記,效果卻如此懸殊,這邊是金戈鐵馬,宮廷鬥爭,波瀾壯闊,如在眼前;自己那邊隻是垂垂老矣的照本宣科,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