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三神殿,佛肚藏書(1 / 3)

“我媽生前信佛,每月逢二、六、九都要吃齋念經。我小時候經常跟媽上廟禮佛,因此對菩薩一直懷著幾分崇敬。看見造反派把一座千年古刹糟蹋得一塌糊塗,心裏實在不是滋味。我慢慢走著,剛跨進鬼氣森森的地藏王殿,忽然,腳下碰著一個圓鼓鼓的東西倏地往旁邊一滾,嚇了我一大跳。支著火把一看,卻是地藏王菩薩那顆莊嚴的佛頭——斷離頸項滾落在地。我再仔細看看,它的法身也撲倒在地,左手托著的紅色如意寶珠已被砸得粉碎,右手持的錫杖也斷成了幾節。我心裏好生不忍,一時衝動,放下掃帚與火把,用力將撲倒的佛像翻過身來,準備將佛頭正麵安裝在它的頸項上麵,還地藏王菩薩佛像一個全身。當我剛剛把佛像翻轉過來時……”說到這裏,徐亦瑞壓低了嗓音,好像在訴說一個重大機密而又擔心泄漏似的。“我突然發現摔開裂口的地藏王胸腔內,藏著一包亮黃黃的東西。這使我大為驚訝,便把這包東西從佛像的胸腔內硬扒了出來,支著火把一看,卻是一個用明黃綢緞包裹、再用黃色絲絛緊緊拴住的筒卷。”

“快講呀,什麼東西?莫非我還會當‘汪精衛’去告密!”

徐亦瑞又要過一支香煙,再“吧嗒、吧嗒”猛吸幾口提了提神方才說道:“我三把兩把扯開絲絛,卻見黃緞上麵用工楷。”

翰林院編修,臣程濟謹遵聖命。

恭錄後封存皇明,丁亥年仲春吉日。

包裹裏麵是一大卷紮得十分緊實的文稿。我憑直覺知道,這卷在五百多年前寫成的文稿,不管內容如何,都是珍貴文物,丟進造反派的火堆裏燒掉實在可惜,應該想法收藏起來。但咋藏呢?揣進自己懷裏吧,文卷太大,鼓鼓囊囊好大一坨,明眼人一看就會穿幫。我想先在廟裏找個地方藏著,以後再找機會來取。於是又用黃緞包好文卷,匆匆忙忙走到殿後,在一棵大樹下刨開野草將它藏了進去,但野草枯淺,根本遮不住文卷。我也管不了許多,又馬上跑進殿內,將佛頭合上佛身,然後掃集碎落滿地的爛匾額、破佛幔,裝一背篼送去火場。

“當我重新紮了一支火把拿去廚房浸油時,突然看見路邊一堆東西,猛地想到一個危險而又新奇的主意。原來縣裏造反派‘奪權’後,給‘走資派’每人做了一頂鐵絲骨架的絹麵高帽子,發給本人保管,每次挨鬥時要求自動戴帽到場,損害者還要挨揍。我‘沾光’也有一頂,帽子上麵在紅筆勾抹下寫了六個黑字‘小爬蟲徐亦瑞’。這次要到廟裏挨鬥,我當然就自動戴帽到場。這時所有高帽子都集中放在大雄寶殿右側的石條礅上,我路過時順手拿起自己那頂,飛快向地藏王殿跑去,從枯草裏找出那卷文稿,實實貼貼塞進高帽子內,再扯下一條經幡飄帶,牢牢將它在帽內鐵絲架上栓緊。我又才拿著火把東尋西找,在神台後麵找到一個書櫥,裏麵裝滿了經卷,什麼《地藏本願經》《蓮華三昧經》等,我心裏暗暗叫了一聲‘菩薩,得罪了!’便一背篼將這些經典統統背走,送到前麵火場,算是交差。”

“我媽生前信佛,每月逢二、六、九都要吃齋念經。我小時候經常跟媽上廟禮佛,因此對菩薩一直懷著幾分崇敬。看見造反派把一座千年古刹糟蹋得一塌糊塗,心裏實在不是滋味。我慢慢走著,剛跨進鬼氣森森的地藏王殿,忽然,腳下碰著一個圓鼓鼓的東西倏地往旁邊一滾,嚇了我一大跳。支著火把一看,卻是地藏王菩薩那顆莊嚴的佛頭——斷離頸項滾落在地。我再仔細看看,它的法身也撲倒在地,左手托著的紅色如意寶珠已被砸得粉碎,右手持的錫杖也斷成了幾節。我心裏好生不忍,一時衝動,放下掃帚與火把,用力將撲倒的佛像翻過身來,準備將佛頭正麵安裝在它的頸項上麵,還地藏王菩薩佛像一個全身。當我剛剛把佛像翻轉過來時……”說到這裏,徐亦瑞壓低了嗓音,好像在訴說一個重大機密而又擔心泄漏似的。“我突然發現摔開裂口的地藏王胸腔內,藏著一包亮黃黃的東西。這使我大為驚訝,便把這包東西從佛像的胸腔內硬扒了出來,支著火把一看,卻是一個用明黃綢緞包裹、再用黃色絲絛緊緊拴住的筒卷。”

“快講呀,什麼東西?莫非我還會當‘汪精衛’去告密!”

徐亦瑞又要過一支香煙,再“吧嗒、吧嗒”猛吸幾口提了提神方才說道:“我三把兩把扯開絲絛,卻見黃緞上麵用工楷。”

翰林院編修,臣程濟謹遵聖命。

恭錄後封存皇明,丁亥年仲春吉日。

包裹裏麵是一大卷紮得十分緊實的文稿。我憑直覺知道,這卷在五百多年前寫成的文稿,不管內容如何,都是珍貴文物,丟進造反派的火堆裏燒掉實在可惜,應該想法收藏起來。但咋藏呢?揣進自己懷裏吧,文卷太大,鼓鼓囊囊好大一坨,明眼人一看就會穿幫。我想先在廟裏找個地方藏著,以後再找機會來取。於是又用黃緞包好文卷,匆匆忙忙走到殿後,在一棵大樹下刨開野草將它藏了進去,但野草枯淺,根本遮不住文卷。我也管不了許多,又馬上跑進殿內,將佛頭合上佛身,然後掃集碎落滿地的爛匾額、破佛幔,裝一背篼送去火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