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1

1、第 1 章 ...

引子

《顏氏家訓教子篇》——齊朝有一士大夫,嚐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

二月初七是齊國新帝賀拔昫廿三歲的壽辰,當日宮內張燈結彩,宴款群臣。席間,眾親貴臣子無不爭先恐後獻上奇珍異寶以示愛戴,而年輕的帝王始終端坐正席,神情淡然。

“王兄,菜式還合心意嗎?”趁著幾位漢臣剛道過賀離開,一華服少年走近主位,態度親昵,“王兄的壽宴臣弟不願假手於人,隻能親自操辦了。”

帝王望向自己唯一的同母弟弟,英俊的臉龐掛上一絲寵溺的笑:“暘兒費心了,菜很好,表演也合意,隻是不該這麼鋪張的好。”

賀拔暘笑道:“哪裏鋪張?父王當年的壽辰哪次不比這次盛大?若不是王兄一再叮囑,我定要辦得更華麗些!”

賀拔昫還欲說些什麼,但最終隻是寬容地笑了笑,拉弟弟在自己身邊坐下。

一曲終了,遲遲不聞續樂,賀拔昫不禁抬頭張望,卻發現樂班已經撤去,一個白衣少年正款款從正堂走入,原本熱鬧非凡的大殿隨著他輕盈的腳步愈發安靜。

直到整座大殿鴉雀無聲,那纖弱少年才終於在殿堂站定,施施然向主位行了大禮後,優雅地托起懷裏的琵琶,演奏出聲——

這是一曲美妙絕倫的《陽春白雪》,美到當少年將最後一個音彈出後許久,大殿內還是一片寂靜。帝王起身離開主位,失神地走向少年。少年急忙再次施禮,卻被賀拔昫一把扶住,抬起下顎——

“……你叫什麼?”半晌,賀拔昫終於回過神來,皺眉問道。

少年無法行禮便簡單做了個揖,隨即朗聲答道:“回王上,微臣乃尚書左丞姬政之子,姬顏。”熟練流暢的鮮卑語,聲音清脆動人。

尚書左丞之子?賀拔昫狐疑地回頭,瞥見弟弟同樣疑惑的神情後,才轉頭向人群中張望。一個身影從漢臣席位中奔出,跌跌撞撞匍匐於地:

“回王上,正是犬子!”

賀拔昫點點頭,收回目光指指少年手裏的琵琶:“好技藝,假以時日,必成大器。”說罷,回身正欲歸位。

“微臣惶恐!若王上不棄,微臣願將犬子獻與王上,服侍王上左右,以賀王上壽辰!”那姬政慌忙再拜於地。

此語一出,震驚四座。帝王在一片喧嘩聲中緩緩轉身,沒有看姬政,而是將目光投向此時已跪倒在他腳邊的少年。少年薄唇緊抿,麵色蒼白,閃動的雙眸中卻沒有恐懼。

“既然愛卿這般煞費苦心,本王就勉為其難了。”許久,賀拔昫終於淡然道。

地上的少年似乎為之一震,偷偷仰起頭望向王上的臉——然而除了燈火之下那棱角分明的輪廓,他什麼也沒能看清。

2

2、第 2 章 ...

齊二十六年,鮮卑賀拔氏二世帝逝,嫡長子昫繼位,稱三世帝。新帝即位後廣納良言,頒布多項利民之政,短短數月便廣得百姓愛戴。

轉年三月,齊國遇罕見春澇,新帝下旨築堤防汛,轉移災民,發放救濟物資。三月下旬的一日早朝上,有幾位漢臣卻聯名啟奏救濟物資發放不利,各級官員貪汙情況嚴重。新帝勃然大怒,要求下令徹查此事。

早朝後稍事休息,便是設在帝王書房的內廷議事。這一慣例始自一世帝,彼時正一品官員不論民族均可參與,到二世帝後改為唯鮮卑貴族方可參與,三世帝繼位至今尚未對此提出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