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中原覆舟,朝廷不穩。
自黃巢起義之後,朱溫挾子以搗長安,篡唐建梁,自此,李唐亡,後梁取而代之。
不久後,李存勖父子滅梁複唐居中原一方土地,三年後,唐內部再次暴亂,李存勖死於亂陣之中。
搖搖欲墜的唐王朝,下尚來不及大定,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已兵變,石敬瑭親自起草奏章,向契丹求援,奏章上請稱臣,以父事契丹,約事捷後,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於契丹,即是北方防禦外族的然屏障之地:燕雲十六州。
短短複起的唐王朝隨即複亡,大晉王朝在契丹輔助之下迅速占領中原,到此,中原王朝已換至第三代。
王朝更替頻繁,四方爭雄,大亂的下,片刻的安定於這亂世浮萍中幾不可求。
開運元年正月,契丹五萬騎兵南下,兵分數路陷貝州、入雁門,長驅攻入割據中原的大晉朝廷,這一年,已是晉高祖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奉給遼人的第八年,也是晉出帝石重貴登位的第四年。
內外交困,危機四伏,國難當頭,石重貴不顧後果與契丹鬧翻,導致契丹兵逼城池,禍及中原,石重貴被迫親征,立詔書信心百倍曰:先取瀛莫,安定關南;次複幽燕、蕩平塞北。
大晉王朝與契丹與此頻頻交戰。
內有禍患,兵有不敵,加之太原留守劉知遠兵變,不出旬年,晉亡,中原落入劉姓一族手中,大漢王朝成立。
……
這一年,中原又發內亂,郭威起事入主開封成立大周王朝,漢亡,至此,中原王朝換至第五代。
中原五代王朝輪換,四方十國爭雄,郭威占據中原穩坐周國皇帝,李姓一族卻偏居金陵一帶續承大唐,時時以期能夠再次入主中原,恢複大唐聲望。
如今,中原安定年餘,金陵一帶也已到了李璟坐擁李唐的第七年。
卻中原與唐的邊緣有一家茶鋪,戰事起之頻繁,這茶鋪卻經久不衰。
老板是個四十出頭的駝子,石重貴敗兵於契丹那年,正值大蝗大旱,諸州郡草木皆盡,又逢了戰事,兵力費用不足,朝廷惡吏下得民間搜刮拉人,這老駝子當時被拉去充軍,老駝子的妻子及母親便在這次惡蝗勞饑中**而死。
老駝子僥幸回來,一家老已是白骨入土,此後,老駝子便開了這家茶鋪於過往的行人方便。
不管風吹雨淋,寒冬炎夏,縱是周圍打仗,路人逃命,老駝子與簡陋的茶鋪卻始終如一。
這一日,送走幾個客人,老駝子又收拾起了殘茶杯盞,忽聞一股強勁的馬蹄聲近,在這炎熱的春末季節,空氣熱躁躁如蒸籠一般,這打馬帶來的強大聲勢迫的老駝子抬起頭來,正待張望,馬上之人已從馬上利落地跳了下來。
他一麵牽著馬走近,一麵道:“謝謝你,兩碗水,要快一點!”著,他已放下馬韁,在邊角一棵樹蔭下撿了一個空處坐下,原來老駝子在樹蔭下擺了幾張桌子。
也奇怪,那馬脫韁之後,馬韁並未係住,可那馬卻並不離去而是溫順地窩在主人的旁邊,主人年近二十有五,一身白衣整潔幹淨,衣料頗為光滑,肩上挎著一個粗製的麻布包袱。
他身形高大修長,身長八尺,雙眼透亮,坐在那裏,神色雖是正然,可隱隱有股桀驁冷肅透出來,眼神若有似無地瞥向四周,不經不意,一身白衣倒添了幾分出塵。
坐定後,他在衣上連拍數下拂去灰塵,光滑的衣料,隻消輕彈,灰塵遂落,白衣人轉而從包袱裏取出來一柄白扇展在懷中開始扇了起來,雖然如此,額上的汗水仍是滴答滴答往下落,不多會兒,汗水串成水珠滴在了眼睫上,遮了他清透眼睛的一角,他隨即用衣袖輕拭。
這時,老駝子已端著滿滿兩碗茶水出來了,見他不斷拭著汗水,便問道:“客官是趕遠路而來的吧?這大熱的,也不容易啊!”隨即放下茶碗,直招呼著那人以茶解渴。
那白衣人並不話,嘴角輕抿,僅以點頭回應,先是自己抿了兩口,隨後端起兩碗茶水走近馬前,那馬三兩下便已將茶水飲盡。
白衣人又要了兩碗,老駝子連忙又去端茶,這番馬兒喝了一碗,剩下一碗白衣人自己飲用。
白衣人舉止輕細,飲茶之舉頗有幾分文雅,講話也是謙和妥當,隻是老駝子覺的他眉梢眼底那股桀驁氣魄似有隨時爆發的可能。
卻在此時,恰見他自包袱裏展開一幅畫像自顧自延視,畫上乃一中年富紳,臉型極福,麵上喜笑顏開,雙眼卻帶著奸佞之氣。
老駝子見他望著畫像麵目極盡扭曲不由冷氣直抽,又見他自包袱裏抽出一柄劍,將劍拔出少許,麵泛肅殺,咬牙發怒。
正在老駝子大愣之間,白衣人猛又將劍扣回了劍鞘。
老駝子觀視片刻,心內已明白了三分,這些裏,由南轉北帶家夥的,可見得多了,可這些人中,可沒哪個有他這般殺氣的,多半都是些前往洛陽賀壽的,麵帶喜氣。
老駝子早就聽洛陽黃居百大善人要賀五十大壽,所以這些有頭有臉的江湖人士俱都趕往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