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對圓滿的追尋

與小我思維不可分離的情緒痛苦的另一種表現,是一種深深的缺乏感或不完整感。有些人意識到了這一點,而有些人則沒有。如果意識到了這點,這種感覺就是不安、無價值感或自己不夠好的感覺。沒有意識到這點的人,就會間接地感覺到強烈的欲望和需求。不管是以上哪種情況,人們通常會不由自主地去追求一種自我的滿足感和可供認同的事物,以便彌補他們內在感到的空虛。他們拚命追求財富、成功、權力、名望或者一種特殊的關係,這樣他們能自我感覺更好一些,感覺更圓滿一點。但是,即使他們擁有了這些東西,這種內在的空虛仍然存在,並且還是個無底洞。然後,他們真正地陷入麻煩之中,因為他們不能再逃避了。當然,他們還是可以逃避,但是逃避將變得更加困難。

隻要這種小我思維控製著你的生活,你就不會真正得到安逸;即使你獲得了你所期望的東西,實現了你的理想,你還是不會處於平靜的狀態,即使有,也是短暫的。由於小我是一種衍生出來的自我感覺,所以它需要認同於外在事物。它需要不斷地被維護和喂養。最常見的自我認同與財產、工作、社會地位、名望、知識和教育、外表、特殊技能、人際關係、個人和家族曆史、宗教信仰、種族等其他集體認同有關。所有這些都不是真正的你。

你覺得很震驚嗎?或是知道這些反而讓你感到鬆了一口氣?你遲早會放棄所有這一切的。或許你會覺得這一切難以置信,但你遲早會知道有關它的真理。至少當你感到死亡即將來臨時,你就會知道它。因為死亡來臨時,會帶走所有不能代表你的東西。生命的秘密在於:“在你死亡之前死亡”——並發現原來根本沒有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