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七並沒有回金陵。一個月前,紀楚瑜和萬如煙正式成了親。萬如煙再也不是風雨樓的紅衣,從今以後,她隻是紀楚瑜的妻子。

他們成了親,蕭七反而更不願回金陵了。她總覺現在的金陵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金陵了。

一陣秋雨一陣寒。蕭七一路往南,抵達襄陽的時候,她又想起了五年前剛到襄陽的自己,那時候的蕭四還懷著對葉九意的迷戀,腦海中的那個江湖還是那樣美好的江湖。也就是謝家堡的親事,她覺得不平便出去鬧了一鬧,卻反而害了謝家一百多條人命……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她在原來謝家堡的宅子前磕了三個頭。然後繼續前行,冰冷的雨水打在她的身上,她也不覺得涼。她以前很不喜歡下雨,因為不喜歡被雨水打得濕淋淋的,也不喜歡穿蓑衣,撐著傘還要被風刮得一團糟。可是現在她覺得很享受雨天。

——“沾衣浴濕杏花雨、瀟瀟暮雨子規啼、留得枯荷聽雨聲、雨裏孤峰濕作煙、山色空蒙雨亦奇、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些都是極美的景致,也都隻能在雨裏才能欣賞的到……”

這些果然都是極美的精致,可是陪我看這些風景的你,又在哪裏呢?

我分明就是能感覺到,你還在我身邊。

阿音說,我走過的地方,就有你的車轍……

所以,我再走一遍當初你的車轍曾經走過的地方……

當初是為了尋找葉九意,如今我尋的是你……

當初尋找的是一個模糊的江湖夢,如今尋找的卻是一份實在的真情……

以前,是你與我擦肩而過。可如今,這些與我擦肩而過的馬車中,可有一輛,載著你?

一陣秋風吹來,她似乎聽到了清脆的風鈴的聲音……

她一回頭,一輛馬車與她擦肩而過,她看見了,這一回她清楚地看見了——那輛馬車上分明就是……

一串藍色的風鈴。

☆、後記

終於到了完結的這一天,也算是紀念我即將到來的二十周歲生日。想到就要告別,心中還多有不舍,舍不得這個故事中的每個人物。

小說最初的靈感是來自於一首歌,河圖的《不見長安》,以前就聽到過的一首歌,我在上海讀書一年以後把這首歌翻出來,忽然聽的想哭。歌中說:“抵達的時候陽光正好,聽風吹的暖軟,可我為什麼忽然失措,在長安。這重重樓閣浩浩殿堂,都不是我想象。我心中曾有畫卷一幅,畫著它模樣。長安城忽然開始下雨,濕了繁華滄桑,慌張人潮裏我遺忘了,來時的方向。”

後來,我去了一趟南京,這個“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也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秦淮河,卻讓我失望的很。原來真正的秦淮河,隻有這麼小的一條,兩岸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建築,夫子廟也寒磣得很。所以,我構建的這個秦淮河,是我心中的那個秦淮河。甚至,裏麵構建的整個江湖,都是我心中的那副畫卷……

每到一處,那一處的地方都在我麵前揭開了神秘的麵紗,才發現這些地方都不是我想象中的模樣。我心中自有畫卷一幅,畫著它模樣。於是有了這樣一個“江湖夢”。文中的每一個女子,蕭七、萬如煙、李明珠、羅荊荊、殷⊙

一開始的故事情節其實很簡單,主題就是這樣一個江湖夢。男主的設定的確是葉九意,蕭七在一路尋找葉九意的過程中,闖蕩江湖,終於發現這個江湖不是可以讓她任意逍遙的江湖,也終於發現葉九意不是她腦海中想像的那個葉九意。這個故事中的羅荊荊的確非常刁蠻任性,到處揮舞著她的那條軟鞭……提綱是我花了一個晚上寫出來的,洋洋灑灑得讓我忽然信心猛增:這個故事我一定可以寫完!可是後來,故事完全脫離了我能控製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