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變(1 / 2)

“多爾袞!”,眾人倒吸一口涼氣:萬沒料到當年叱吒風雲的一代人物多爾袞的真身竟會埋葬在這荒郊野嶺。

隆泰終是財迷心竅,心裏頭盡琢磨,多爾袞屍身不腐,必是有什麼寶貝在身上藏著。眼珠子滴溜溜一轉,衣袖一挽,將匕首別在褲腰帶上,打算將屍體抱出來擱到地上摸索摸索。

怎奈使出吃奶的力氣,那多爾袞似乎兩腳生根,鐵鑄一般,紋絲不動,眾人瞧在眼裏,麵麵相覷,想上前幫忙吧,心裏邊兒犯衝,感到七上八下,始終覺得太過邪乎,隻怕這般葬法,屍身不朽,非妖即怪,多一半兒是僵屍。

隆泰從屍體腰間拔出一把長劍,甫一出鞘,寒光淩厲,劍刃柔軟,鋒似嚴霜,食指輕彈,發出‘嗤’的一聲脆響,撩人心魄,仔細觀之,劍身寬闊一寸有餘,篆書:“龍淵,三尺九寸。”

“龍淵寶劍!”

諸位看官非是武林人士,大概不知此劍出處。相傳春秋時楚王令歐冶子、幹將師徒鑄鐵劍。歐冶子、幹將作成鐵劍三支:一名龍淵、二名太阿、三名工布,獻給楚王。楚王見後非常高興,問道:“何謂龍淵、太阿、工布?”答曰:“欲知龍淵,觀其狀,如登高山,臨深淵;欲知太阿,觀其紋,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紋從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絕。”

那歐冶子、幹將乃上古神匠下凡,所鑄兵器非但出類拔萃,兼之廣具神通,世所罕見,籍此可知這把寶劍價值連城。

密室之內皆是習武之人,自然知道龍淵劍彌足珍貴,萬兩黃金不可易,無不顯露出豔羨的神態。

再細細摸去,屍體腰間尚有一把匕首,狀似龍紋,其名曰:“龍鱗”

隆泰想了想,把匕首遞給曾德鴻,“拿去,防身總是好的。”

曾德鴻雖不通武功,總歸見多識廣,記得《典論》中記載,“魏太子邳造百辟匕首三。其三狀似龍文,名曰龍鱗。”,此匕斫堅鋼無變動之異,截輕微之絕然發之係,世不百金精求不可得也。龍鱗匕首鋒芒凜然,削鐵如泥,吹毛斷羽,不在話下,更有辟邪鎮魂之效,故老傳,若遇家宅不安,隻需將此匕首高懸於屋梁之上,當可高枕無憂。

隆泰興致越來越高,先前如履薄冰,試探著弄,現在索性甩開了膀子幹,心裏頭盤算幹脆剝光了多爾袞的衣服瞧瞧看還有些什麼牛黃狗寶。

隆泰時常聽盜墓的一些法門,知道若要屍身不朽,必是在口中或是肛門處藏有寶貝。

隆泰一邊想,一邊搗鼓,撬開多爾袞的嘴,果見一個大大的珠子,也不二話,直接把手伸進嘴裏摳出來。

“咦,這玩意兒跟剛才那些個珠子貌似是一塊兒的。”

“拿來,我瞧瞧。”,曾德鴻看了看,同那些珠子一樣,刻有文字:“弼星本來無正形,形隨八星高低生。要識弼星正形處,八星斷處隱藏形。”

話音未落,卻聽婉清一聲尖叫:“屍變!”

隨著珠子取出,那多爾袞口中吐出一團氤氳紫氣,臉色由白轉綠,豐腴的肌膚轉眼間水分失卻,隻剩下皮包骨,兩個大大的眼眶忽然睜開眼睛,黑黑的瞳仁,不見眼白,煞是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