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98.6%員工持股的神話企業(1 / 2)

選擇與堅持,大概是人生中所麵對的兩大最艱巨的心理鬥爭了。其實,估計很少會有人敢信誓旦旦地打包票,說自己做的每一次選擇都是正確的,因為每一件事情都存在它本質上的兩麵性,所謂的利弊相吸應該就是這個道理。還是上市這個話題,外界或許對任正非“華為50年不上市”的抉擇存在很多的不解,甚至恨不得掏空任正非的大腦,仔細來研究一番它的構造,為什麼任大掌門人為華為所做的每一次選擇都那般前瞻?難道任正非有預知未來的超凡能力?

正如上市的利弊如此清晰地展現在各大企業中一樣,華為的不上市也有其不上市的個性化因素,比如華為不上市就不能夠進行大規模的融資,其發展和戰略上的布局就隻能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前行,再大的風險也隻能自己擔當。或許華為一旦上市,其發展的速度會更加極速,不過這也隻能成為華為的“仰慕者”的猜測或遺憾了。

太多的人開始疑惑,華為不上市,不融資,任正非到底在想些什麼?

堪稱國際巨頭的BAT,表麵上看特別的風光,特別的光芒萬丈,其實,這些外在的璀璨對企業的自我何嚐不是一種痛心疾首的“摧殘”呢?BAT甚至都談不上擁有自我,完全受製於外國資本的操控,其中的任何“之一”一旦消失,無數個“之一”將會站起來,而且就是分分鍾的事兒。然而,若是中國沒有了華為,將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站出來頂替華為,華為就是那個沒有“之一”的之一。

僅2016年第一季度,華為手機的全球銷量就超過了2839.2萬台,同比增長64%。迄今為止,全球有超過20億的人民每天都在使用華為設備進行通信,即便是在4G技術領先的歐洲地區,華為依然保持著過半的市場占有率,2016年第一季度的歐洲市場出貨量增長高達100%。150多個國家超過500萬的華為用戶成為這個成功跨出國界的中國品牌70%海外收入的堅實後盾。

華為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所依托的不是“通過上市所進行的大規模融資”的標榜,也不是什麼大股東、股神的親情加盟,而是17萬之多的華為員工,用超過98.6%持股結構“真槍實彈”砸出來的“之最”。是的,華為不上市,不融資,但卻融到了華為員工顆顆赤誠火熱的心。長遠來看,這不正是未來企業的真正出路嗎?

玩金融的人,動動手指頭就會有大把大把的鈔票進賬,炒房的人彈彈煙灰的工夫就能成為一方熱土的大東家。然而,真正埋頭苦幹的人、早出晚歸的上班族卻隻能靠每個月收入微薄的工資,這看起來極不公平。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地球永遠都是繞著太陽自轉,自然也在這般的規律之下開始輪流地循環。經濟危機下首創最嚴重的就是玩金融的人,房地產泡沫中,被洗得最幹淨的就是房地產人,而此時唯一沒有被牽連,又或者說很少損失的恰恰就是那些埋頭幹實事的人。

所以,幹實事兒的東家自然會把好處分享給幹實事的員工,任正非堅決不讓華為上市的初衷,就是要將所賺取的利潤分給華為員工,所以便有了98.6%員工持股的神話企業的誕生,它是中國的神話,亦是世界的奇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