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業是否長青,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是否始終堅持著那份對正當價值的堅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做百年品牌”這樣的口號可不是光說說就能夠實現的。一個企業要想在多變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存活得更長久,首先必須要具備的就是企業經營者的良心觀與道德誌。很多個“老字號”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不正是其經營者自第一代起就嚴格恪守良知,堅守良心企業經營的責任,才能夠在一波波後浪湧現時沒倒下,再湧現的時期,穩保泰山不動的。其實,中國的企業在發展的曆史長河中,真正麵臨的大挑戰並不是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也不是經濟衰退,更不是資本、市場、人才……而是一顆赤膽忠誠於市場與消費者的心,一顆有良知的道德之心。

知行合一的先進文化,在任正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從為人師表的父母身上感受到了。後來職場中的碰壁,很大程度上也與任正非耿直的性情有很大關係,一些人的一些做法嚴重觸碰了任正非內心深處的道德底線。一個人的生存不需要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必須消失;一個企業的生存一樣不能強求其他同行業夥伴不存在,做一個有道德原則的人,建一家有良心和品質的企業,打造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才能創造出核心價值的競爭力,從而在整個競爭環境下創造出更具價值的影響力。

我們都十分清楚,華為的戰略實際上就是其掌門人任正非的思想,更是一種極具影響力的文化。在短期投資與長遠利益上,任正非向來都隻重視後者,他認為,看不清這兩層關係的就算不上是合格的將軍。軍人出身的任正非骨子裏從始至終都未曾斷了那股刻骨銘心的軍人鐵血情懷。

所謂戰略,簡單地說就是一種長遠的有意義的打算。比如,華為在2012年的時候已經實現了20億~30億美金的淨利潤,實際上那是一個相對較好的“邁步”時機,可以耗散一些舊機構,給新優勢“騰地兒”。本書的第一章節對華為以及愛立信等通信設備榜上有名的世界級企業近幾年的銷售額、利潤等情況做過簡要分析,華為是世界五大通信設備供應商中唯一一個在2012年沒出現負增長的。對於整個世界都在衰退,甚至全球經濟都有可能持續循環衰退的情況,其實華為這期間的銷售額與往年相比還是有所下降的,但高於同時期同行業。

“不敢用錢是我們缺少領袖,缺少將軍,缺少對未來戰略的表現。”任正非放言:對未來的投資決不能手軟!

很多企業都在模仿甚至想要複製華為的成功,但往往都沒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複製,其根本就是沒有總結出創新的價值真諦——創新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一定要為了創造價值而創新。或許一次創新的舉動短時期內並未彰顯出其應該產出的價值,又或者說創新失敗了,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一定要有一顆寬容失敗的心。未來很遠,漫漫長路並不能保證始終的成功,一次失敗也不能阻礙了之後的進步,長遠的戰略規劃就需要正視每一次失敗,並對其做出相對完善的評價,以示後來。但失敗也是講究尺度的,不是所有的領域都允許大規模失敗的存在。

“高端研究領域,我認為模糊區域更多。有一些區域並不是模糊的,就不允許亂來,比如說工程的承包等都是可以清晰數量化的,做不好就說明管理能力低。高端研究是模糊區域,我們不知道它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會做成什麼。因此,你們(華為高端領域的研究員工)在思想上要放得更開,將來你可以到外麵去喝咖啡,與人思想碰撞,把你的感慨寫出來,發到網上,引領一代新人思考。也許不僅是華為會看到你,社會其他領域的人也會看到你,那沒關係,我們是要給社會做貢獻的。當你的感慨可以去影響別人的時候,別人就順著路走下去,也許他就走成功了。”任正非認為,企業的創新多半算是一種承前啟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