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堅守誠信,站穩腳跟(1 / 2)

還記得,當初任正非創建華為,就是想締造出一個中國人自己的科技品牌,扭轉整個中國市場被外國品牌“侵略”多年的狀況。時至今日,任正非做到了,華為做到了,那些認為中國企業沒有創新和創造性的人不得不對這匹殺進世界科技領域的“黑馬”刮目相看。不僅是外國企業,就連中國的眾多企業也都開始模仿,希望能夠複製任正非的超強大腦,複製華為的成功。

“華為走到今天,就是靠著對客戶需求宗教般的虔誠和敬畏,堅持把對客戶的誠信做到極致。”當不計其數的人向華為發問是如何做到今天的成績時,任正非反複這樣回答。

其實,華為的成功沒有秘密,如果一定要說與其他企業有何不同,那麼最大的不同就是任正非特別清楚,做企業沒有捷徑,做品牌一定要務實,不能忘記初心,堅守商業常識的企業才能越走越遠。

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對於正走在起家路上的中小企業,華為掌門人任正非所給出的“方法論”是:“不要管理複雜化了。小公司隻有一條,就是誠信,沒有其他。你對待客戶要虔誠,要把豆腐好好磨,終有一天你會得到大家的認同的。中小企業還想有方法、商道、思想,我說沒有,你不要想得太複雜了。你就盯著客戶,就有希望。就是要誠信,品牌的根本核心就是誠信。你隻要誠信,終有一天客戶會理解你的。”

任正非說得誠信經營,華為就真的一直在誠信經營。企業生存的保障就是合規,華為遵守世界通用的“規則”,將貿易合規融入公司的日常運營中,營造和諧的商業環境,如華為公司法務部對出口管製、網絡安全、貿易競爭、人力資源管理、反賄賂與反腐敗等合規業務提供法律指導、識別、評估,明確遵從要求,並提示內外部法律風險,協助各部門開展合規經營活動。

2014年,華為設立子公司監督型組織,大力推動海外各子公司的合規體係建設,對海外子公司的合規運營進行監督管理。截止到年底,共完成195次子公司監督型組織合規工作彙報,使子公司合規情況得到及時監控和管理。另外,華為梳理並明確了合規管理與合規監督的責任界麵及運作機製,並在海外各主要國家設立合規官,從而推進公司在全球的合規運營。同年,華為完成了4輪合規官的角色認知賦能培訓,全麵覆蓋到重點國家和地區。

作為科技的領航者,華為同時還肩負著“貿易合規”踐行者的責任。

2014年4月28日,在西班牙馬德裏召開的世界海關組織(AEO)大會上,作為唯一一家受到邀請發言的製造商代表,華為高端專家James Ket發表了“Perspective: Huawei Experience”的主題演講,與89個國家千餘名海關官員分享了華為在貿易合規方麵的最佳實踐。華為將貿易合規和海關遵從置於公司商業利益之上,並遵守WTO(世界貿易組織)和FTA(自由貿易協定)的規則以支撐全球貿易運作。James Ket認為,華為是一家在中國本土飛速成長起來的世界500強中唯一一個不上市的企業,公司以“客戶為中心”的己任使之在成為全球化和本地化的供應商的同時,更加獲得了中國消費者的高度認可。華為對全球的貿易規則的支持也為其進軍國際多個國家的征途增加了籌碼。

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2016年度科技盛會CES上,各種令人大呼過癮的新技術和新產品亮相。其中,智能電視是亮點中的亮點。麵臨2016年嚴峻的經濟大環境,很多人對供給側改革寄予厚望。科技類企業依然被視為供給側改革的領跑者。

在很多中國的企業被吞噬得所剩無幾的時候,很多企業家急功近利,通過尋找成功的捷徑來扭轉公司的破損局麵。生態萬物真的會有通往上天的“風口”嗎?任正非不知道是否真的會有這樣的捷徑,至少他不相信有,也不會給華為找這樣的捷徑。在機會主義的“扶手梯”和艱難險阻的“步行樓梯”兩個選項上,任正非堅定地選擇了後者。“以客戶為中心”“永遠保持一顆創業之心”“以奮鬥者為本”……這些所謂的套話恰恰就是華為成功的秘密。而那些總喜歡抱著“走捷徑”的思想看待華為成功的企業,將永遠學不到華為成功的秘訣;反而是懷揣著一顆“創造客戶最高價值”之心的企業,或能與任正非產生共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