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不可取代源自不斷的超越(1 / 2)

在警醒取得成績的人戒驕戒躁的警語中,人們時常聽到“沒有了誰地球都會照樣轉動”“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存在”……自然因素的相對性和絕對性的主體如同矛和盾一樣,是相對而言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那些自認為不可替代的企業最終都被替代了。而那些為了不被取代努力學習和發展的企業往往越做越強大,很難被取代。

華為就是這樣一個始終奔跑、始終不可被取代的企業。

在任正非的經營辭海裏,不存在“不可替代”這個詞彙,特別是在競爭中,一切的靜止不前都是瀕臨滅絕的前兆。所以,華為想生存,就必須超越競爭對手,而超越對手的首要任務必是超越自我!

表1-2 華為2010—2016年研發投入占全球收入比例及年淨利潤(億元)

年份 業務收入 淨利潤 研發投入 研發占比

2010 1852 238 157 8.5%

2011 2039 116 237 11.6%

2012 2202 154 237 11.6%

2013 2390 210 307 12.8%

2014 2882 279 408 14.2%

2015 3950 369 596 15.1%

2016 5216 371 764 14.6%

從數據可知,華為在任正非的領導下,始終將技術創新放在發展的首位。在科技領域,研發與創新就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命脈,是自我革新的原動力,是堅持更久而不被替代的關鍵。

從2010年到2016年的7年間,華為用於技術研發的資金超過2700億元,研發上的投入更是逐年遞增。2016年,華為用於研發的支出764億元,占全年總收入的14.6%,這個數字足以比肩世界各大科技巨頭。“研發”二字看似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十分艱辛,更何況這份艱辛一堅持就是30年。

表1-3 華為曆年銷售額(億元)

年份 銷售額 同期對比 備注

1987 — — 公司注冊,員工14人,其中股東6人,注冊資本2.1萬元

1988 — — 公司正式運營

1989 — — 自主開發PBX

1990 — — 開始研製程控小型交換機

1991 — — 員工增加到20多人。11月,由於回款緩慢甚至出現問題,公司的現金流開始緊張。為貸款方便,華為申請變更為集體企業,次年6月獲準

1992 1 —

1993 4.1 ↑310.0%

1994 8 ↑95.1% 推出C&C08 數字程控交換機

1995 15 ↑87.5% 成立知識產權部。成立北京研發中心,並於2003年通過了CMM4級認證

1996 26 ↑73.3% 推出綜合業務接入網和光網絡SDH設備;與香港和記黃埔簽訂合同,為其提供固定網絡解決方案;成立上海研發中心,並於2004年通過了CMM5級認證

1997 41 ↑57.7% 推出GSM設備;與Texas Iorola、IBM、Iems、Sun Mis、Altera、Qual、Infineon和Microsoft成立了聯合研發實驗室

1998 89 ↑117.1% 產品數字微蜂窩服務器控製交換機獲得專利;成立南京研發中心,並於2003年6月通過CMM4級認證

1999 120 ↑34.8% 成為中國移動全國CAMEL Phase II智能網的主要供應商;成立班加羅爾研發中心,並於2001年通過CMM4級認證,在2003年通過CMM5級認證

2000 220 ↑83.3% 在美國矽穀和達拉斯設立研發中心

2002 221 ↓1.8% 盡管2001年到2002年間,全球電信基礎設施的投資下降了50%,但華為的國際銷售額還是增長了68%,從2001年的3.28億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5.52億美元;華為通過了UL的TL9000質量管理係統認證;為中國移動部署世界上第一個移動模式WLAN

2003 317 ↑43.4% 在世界各地部署了1億個C&C08端口,創造了行業紀錄;與3成立合資企業,生產企業數據網絡設備;通過了D AS)的ISO 14001認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