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公命單超傳令三軍:入城後暫回軍營,不得騷擾百姓,不得酗酒鬧事,不得破壞軍紀,違令者斬。其他有封號的將軍隨同入朝見駕,拜見皇上。安頓好三軍,令公由太子及百官陪同,一起前往大明宮,接受皇上的賜宴。
代宗早等在大殿門口,看到老令公走來,忙笑嗬嗬地迎上去。令公見到代宗,心情十分激動,就要行跪拜大禮,代宗一把抓住他的手道:“老愛卿啊,朕早就說過,你我君臣見麵,隻行拱手禮即可,不能破了規矩。”令公隻好給代宗行了拱手禮,口中道:“陛下對臣有天高地厚之恩,臣感激萬分。祝陛下身體健康,福壽萬歲!”代宗道:“朕同樣感謝愛卿,客套話就免了,咱們君臣的情誼用語言不能表達。走吧,朕今天要親自為老愛卿把盞,陪老愛卿痛飲幾杯。”
宴席間,令公低聲問道:“陛下,老臣上次托劉晏送給陛下的密折可曾收到?”代宗道:“收到了。朕接到您的密折十分震驚,當即派劉晏秘密調查,現已核查清楚,明日早朝便見分曉,愛卿放心吧!”令公點點頭。
第二天早朝,四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到齊。百官朝拜完後,代宗起身掃視了一遍全臣,然後心情沉重地說道:“眾位愛卿,自安祿山叛亂後,我大唐遭受了巨大損失。全國軍民忍饑挨餓,咬緊牙關積極平叛,各級官員也未發生特大貪汙案件。如今國家逐步走向太平,貪汙腐化卻日漸露頭。最近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大案,十萬石軍糧不是被倒賣就是發黴腐爛,差點斷送了朝廷收複國土的大計。朕聽到後十分震驚,命吏部尚書劉晏徹查此事。劉愛卿,你說說吧!”
元載如同聽到一聲炸雷,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數月來自己精心安排、處心積慮作了補救措施,自認為做得天衣無縫,從未聽到一點風聲。原來皇上早就不信任自己,瞞著他暗中調查,他才明白了劉望失蹤的原因。
劉晏越眾一步,躬身說道:“啟奏陛下,臣奉命調查平涼軍糧庫丟糧一案,並查出了滑州、徐州、魏州等糧庫同樣案件,還有定西兩萬石軍糧黴變一案。
數案現已調查清楚,實為朝廷位高權重之大臣所為。”說著,他從袖中拿出奏本繼續道:“戶部侍郎苟邦,夥同原戶部糧監丞劉望,利用調換儲糧之機,從平涼軍糧庫中賣掉了一萬石軍糧。本想從定西糧庫中調回一萬石補上,豈料定西下了暴雨,將道路衝毀,無法調運,便耽擱下來。他們為了作案後不被發現,將平涼庫監丞調任他處,重新派了一個監丞去接任。新接任的監丞剛到平涼便得急病死了,調糧之事沒人過問,平涼軍糧庫便成了空庫。
“定西糧庫的儲糧到期需調換,監丞向戶部上報了公文,卻遲遲得不到答複。因劉望忙於走馬上任,疏忽了呈文,將呈文壓在文牘堆裏,時間一長,便忘得幹幹淨淨。以至於定西糧庫的兩萬石儲糧放了四年而沒有調換,生蟲、黴變不能食用。
“平涼丟失儲糧一案一經發現,皇上便得到了密報,派微臣徹查此事,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微臣首先想到了原戶部糧監丞劉望,此人一定脫不了幹係,便立即派員到兗州捉拿他。派去的人撲了個空,打聽到劉望正在泰安登泰山,便連夜趕往泰安縣,將其擒獲,秘密押回京城。經臣連夜審訊,劉望供出了不止平涼一處軍糧被他們倒賣,還有滑州、徐州、魏州等幾處軍糧也被他們倒賣了,總計倒賣了八萬石,加上定西黴變的兩萬石,朝廷共損失十萬石軍糧,倒賣了三百二十萬兩銀子,全被他們私吞。劉望供認自己共分銀三十萬兩,苟邦分三十五萬兩,下麵跑腿的、管庫的共分得十萬兩,其餘二百四十五萬兩由主謀元載所得。這是劉望保存的分贓賬冊,請陛下過目。”說著,將賬冊遞給殿前宦官,宦官轉遞給代宗。
“陛下,臣冤枉啊!這些事情都是苟邦、劉望背著臣幹的,臣毫不知情啊!
請陛下詳查,完全是劉晏誣陷臣,證據何在?要還臣一個公道啊!”元載跪在地上做垂死掙紮,歇斯底裏地大喊大叫。
代宗鄙視地看了他一眼說道:“你要證據嗎?給你看證據。”說完將劉望的供詞、賬冊一起摔到元載麵前。元載繼續狡辯道:“陛下,劉晏跟微臣有隙,屈打劉望成招,全都是不實之詞,臣要他拿出其他證據。”劉晏道:“陛下,元載得知平涼軍糧失竊被朝廷知道後,為了掩蓋罪行,便起了殺人滅口之心。
他假意請苟邦、王提建赴宴,暗中下了毒藥,將二人大腦毒壞,變成活死人,以為這樣就沒了證據,帶證人。”
劉晏話音剛落,兩個內衛軍將士押著劉望和元府管家蔡威走進大殿。二人跪下後,劉望對皇上磕了個頭,口中道:“陛下,微臣有罪,罪該萬死,罪臣自知罪孽深重,已如實向劉大人招供了,倒賣軍糧的事情都是元載指示罪臣們幹的。”蔡威轉臉對元載道:“相爺,小人實在受不得嚴刑,都如實招供了,別怨小人。”元載臉色煞白,已癱倒在地上。
“將惡貫滿盈的奸賊元載革去冠戴,押入死牢。將劉望、元府管家一並押入死牢。”代宗吩咐把幾個罪犯帶下去,起身在丹墀上走了幾步,又沉重地對各位臣工們道:“朕反複告誡你們,做官禁忌貪汙受賄、中飽私囊、侵吞公物、監守自盜,但有幾個臣子能夠聽進去朕的話呢?前兩年查出的蘇州知府錢照貪汙案,梁州刺史何泉受賄案,刑部侍郎範中貪墨案。如今又出了更大的官員貪汙案,朕心裏好受嗎?朝廷在最困難的時候,連一萬匹戰馬都買不起,老令公用自己的俸祿財物,購換了五千匹戰馬,送給邊關將士們,為朝廷解決了困難,各位臣子為什麼不向他學習呢?顏老愛卿,你們都察院要加大力度,對各地的軍糧庫、地方糧庫一律排查,發現問題,嚴格查處,絕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