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紈絝
永安六年的清明時節,長安城中下過了一輪春雨,道路兩邊高大的榆槐於雨中發出新芽,昭示著春天的來臨。
早晨雨停後,位於興慶宮北邊永嘉坊的沈丞相府便熱鬧起來,當家夫人路氏盛裝打扮,由丫鬟們簇擁著坐上馬車,準備出城踏青去了。
夫人興致頗高,丫鬟仆婦們自然逢迎著說吉祥話,直哄的一向嚴苛的路氏露出微笑,大手一揮發下不少賞錢,更惹得大家爭先恐後為她開路。
然而卻在這時,有個老嬤嬤站出來道:“夫人出城踏青,難道不帶著小娘子麼?”
眾人聞言,霎時一靜。
畢竟大家都知道,沈府小娘子沈柔並非路氏所出,而是先夫人秦氏的孩子。
尤其沈柔雖起名為柔,但性情並不柔順,甚至有些離經叛道,因此路氏和她關係並不算好。
眾人這樣想著,都悄悄看路氏,隻見她臉上笑容果然一斂,不過很快又反應過來,恢複了微笑的模樣道:“你說的是。鵲兒,去叫小娘子來,咱們一起出去玩。”
不管關係好不好,既然有人提出來了,麵上總要做個樣子。
大丫鬟鵲兒遂領命而去,不多時卻獨自回來,麵色有些古怪地道:“回稟夫人,小娘子她……不在院子裏,聽說是早就出去了。”
路氏聞言一怔——闔府上下的大門小門都有下人守著,她是怎麼出府而不被自己知曉的?
她疑惑地望向鵲兒,卻見鵲兒悄悄衝她做了個“翻/牆”的手勢。
路氏恍然,繼而臉色一黑。
而眼見她要生氣,鵲兒忙道:“小娘子想來是有急事,無意為之,夫人何必在意。再說今日這樣好的天光,錯過了實在可惜,不如趕緊出城去玩才好,您說呢?”
路氏深深吸了口氣,好半晌才哼了一聲,甩手道:“你說的是。走吧,咱們自去玩,等老爺回來了再把這事告訴他,請他看看小娘子天天這樣翻/牆倒灶的,到底像不像話!”
她帶著人浩浩蕩蕩離開,言語中頗有怒氣。
不過一邊的丫鬟仆婦們卻悄悄互相對視一眼,神色皆是見怪不怪。
畢竟路氏跟老爺告狀不是一次兩次了,但每次沈老爺都麵上和稀泥,實際上偏袒女兒,還說:“我就這麼一個孩子,除了寵著還能怎麼辦?再說了,我看柔兒這樣挺好的,長安獨一份文武雙全的高門貴女,別人家誰行啊!”
路氏第一次聽老爺這樣說時,被“文武雙全”這評價驚呆了,甚至懷疑自家老爺是不是燒糊塗了。
但沈老爺表示自己很清醒,堅持護著女兒。
就這樣,沈柔雖是堂堂沈氏大族的嫡女,父親貴為正三品禮部尚書,入值政事堂,她卻一點沒有斯文貴女的模樣,反而跟男兒似的,從小精通翻/牆爬樹、鬥雞遛狗、蓄狸養鷹等等本事,十歲後入國子監,更是成為了女院一霸,帶著女院的貴女們當街跑馬,和明德院的紈絝郎君們比賽蹴鞠,從東城浪到西城,全長安的紈絝混混們對她無一不拜服,還送了她一個外號,叫做“長安第一女紈絝”。
那真是張揚肆意的一段時光,可惜好景不長,沈柔這女紈絝沒當兩年,母親秦氏便因病去世。
全長安的紈絝們聞言都要來祭拜,卻都被她擋了回去。不僅如此,自那以後沈柔為母親守孝三年,三年來她除了偶爾翻/牆出去在母親的墳塋前坐坐,便沒再出過門。
她消失在長安城中整整三年,長安的紈絝和貴女們也想念了她三年。
直到這次清明,紈絝們算了算,三年孝期已然過去,便試探著給沈柔遞了酒席的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