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烏斯藏——歸京城(3 / 3)

我華夏兒郎邊關走一遭,不立下功勳可不得行!

孫兒更知道,一個總角之少年就立下如此之功勳。樹大而招風,恐有方仲永之事。故孫兒自願閉關半年,此間不見外臣、不參國事。隻研讀經典之書,向道衍師父求學明理罷了!”

“好吧,基兒你有此心就好。不過張輔和朱勇還是要見的,閉關學習也不能落下武藝。

罷了,罷了,你且先回你父親那邊吧。你父親與母親對你的思念,你應該是理解的。

晚些時候來大父這邊吃飯,你祖母讓禦膳房做了最好的飯食。今兒個晚上,便睡在大父這邊。

不過老子可是煩你煩的不行,都是你祖母非要留你過夜的!”

朱棣言語間已經充滿了寵愛之情,不過礙於作為皇帝的麵子不能表露的太過明顯。

朱瞻基可下是將心中的石頭給放下了,連忙告辭道“那孫兒就先回父親母親那邊了,晚些時候再來大父這邊蹭飯吃。”

朱瞻基在得到朱棣的之後,便立馬跑出了大殿。

朱瞻基坐在大殿外的台階上,止不住的喘著粗氣。

“真是伴君如伴虎啊,剛才但凡是有一點得話兒沒說明白可就遭了!”

李蕙玉一直等在外麵,見朱瞻基出來便立馬拿著水囊湊了過去。

“郎君快飲些清水,看郎君滿頭大汗的樣子便知道是渴了。”

朱瞻基接過水囊,拿起來邊一飲而盡。

“真痛快!

蕙玉你是不知道啊,剛才大父那態度可是給我嚇完了。得虧你家郎君我反應迅速,完美的接下了所有的話茬子。要不然當真是不知道該如何收場,隻怕不能如此的輕易蒙混過關了。”

朱瞻基一出來就開始自賣自誇,整個兒一出王婆賣瓜的景象。

李蕙玉不知道裏麵剛才發生了寫什麼,不過見朱瞻基眉宇間得愉悅之態便也開心的笑了起來。

“郎君無事便好,隻要陛下不責怪於郎君便是最好的了!”

“今兒個晚上我要來這邊吃飯,蕙玉你趕緊去看看醃的泡菜如何了。

到時候拿一些過來,正好能討大父的歡心。

記住要辣白菜和蘿卜條,這是大父做愛吃的泡菜哦!”

朱瞻基現在的心情很是美麗,還有些飄飄然。

“好了,不墨跡了。趕緊回父親母親那邊,還沒跟父母問安呢。”

朱瞻基一拍屁股,就奔著太子府的方向跑去了。

李蕙玉見狀隻能小跑著跟在朱瞻基的身後,也得虧這朝鮮小姑娘沒纏足,要不然還跟不上朱瞻基的速度呢。

朱瞻基回頭看著李蕙玉小跑的模樣,也是想起來纏足這個事情。

“這種陳規陋習,是應該更改了。”

不過作為父係社會的封建王朝,纏足的習慣是社會意識形態使然。不可能是官方張貼一個告示,就能解決了的。

封建社會農本主義思想和小農經濟的社會形態,決定了男尊女卑的思想開枝散葉。

解決婦女纏足的陋習,或者說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百年不斷的經濟社會形態的轉變才能達成。

當傳統的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後,技術於製度的進步促進思想的解放。

更多技術型、低體力勞動型的職業誕生,女性可以憑借頭腦完成工作而不是靠力氣。隻有這樣,才能徹底的解決一係列的陋習。

“大明朝!大明朝!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