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回南京了。
朱瞻基帶著朱瞻壑、劉真、楊士奇、紀剛、李蕙玉、紅秀等人,還有八百重慶衛的老兵浩浩蕩蕩的開回了應天府。
朱瞻基騎著高原上的小馬,身著緊身袞袍。披著黑色的毛絨披肩,挎著禦賜的金劍。一副威風凜凜的模樣進入了京城,身後的八百重慶衛舉著大紅旗幟和明軍的日月旗,身著精鐵鎖子甲還有大紅的鴛鴦戰襖。
“太孫殿下大捷歸來!東營郡王殿下大捷歸來!廣漢侯大捷歸來!”
負責開路的紀剛帶著六百錦衣衛全部身著飛魚服,佩戴繡春刀。舉著朱瞻基的令旗豎牌開始吆喝了起來,一副趾高氣揚的模樣。
劉真和朱瞻壑也一樣,騎在馬上跟在朱瞻基的身後。
朱棣沒有親自出來迎接,而是派遣漢王朱高煦和文淵閣大學生解縉、太子冼馬蹇義在宣武門口迎候朱瞻基的歸來。
朱高煦滿臉都是欣慰的笑容,畢竟他家老大這次跟著朱瞻基一起出去,也算是給他爹長了臉。
朱瞻基等人在朱高煦麵前停了下來,而後紛紛下馬拜道“參見王叔(殿下)(父王)!”
朱高煦笑笑,然後先是拍了拍朱瞻基說道“大侄子這次表現不錯嘛,父皇可是天天都是對你誇耀有加呢。”
“二叔過譽了,小侄微末之才難當大任。全仰賴諸位將軍、臣工之輔翼,還有二弟的幫助才能圓滿歸來!”
朱高煦聞言驕傲的一笑,隨即便不再搭理朱瞻基了。
隻見朱高煦趾高氣揚的從懷中掏出來聖旨,輕輕一哼朱瞻基等人便立馬跪下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聞皇太孫等浴血於川藏之地,以宗室之身而不畏艱險。朕心甚慰,以恩賜賞之以撫其心。
皇太孫朱瞻基,質慮純孝。以總角之年,不畏刀兵鋒刃之相見、不懼苦寒高原之艱險。朕感年皇太孫之德行,特賜金牌一枚。見此牌者,如朕親臨。
另賜太孫府一座,待束發之年即可遷居。良田八百畝、絹帛三千匹、錢萬兩,以慰皇太孫之行。
另有廣漢侯、四川都指揮使劉真者,入五軍都督府都督馬軍之事。”
朱高煦念完之後,不等朱瞻基謝恩便立馬湊到朱瞻基的麵前說道“老爺子讓你這小子趕緊滾回去,要是有敢拖遝半刻有你的好果子吃。”
朱瞻基聞言自然是不敢耽擱片刻的,立馬領旨謝恩就跑進了宮裏。
當然了,跑的時候自然是不會忘了那塊金腰牌的。
後麵的朱瞻壑見狀也想跟上去,卻被朱高煦一把拉住說道“小子你要作甚?”
“看大哥跑的那麼著急,是不是大父催促他了?兒臣怕大父處罰於兄長,故而欲跟隨上去。若是大父責罵兄長,我也可以為其辯護一二。”
“那小崽子挨罵活該,大兒子你可不要去湊熱鬧!”朱高煦奸詐的一笑,然後一把將朱瞻壑給拉了回來。
“這漢王爺可當真是無恥啊!”劉真看著朱高煦得意的模樣,心中不由得暗罵了起來。
劉真身旁的楊士奇隻是微微一笑,伸出手拉了拉劉真的袍袖兒說道“劉將軍莫要著急,陛下也隻是想敲打敲打太孫殿下罷了。隻要憑著太孫殿下的那股子靈巧勁兒,想必是能哄好陛下的。”
劉真無奈的歎息一聲,看著朱高煦小人得誌的模樣吐槽道“但願上位不要苛責於太孫殿下吧,若是落下了話柄可難保咱們這位漢王殿下借題發揮呀。”
“國本之事,陛下心中有數。八王之亂、梁武之禍,陛下是絕對不會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