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太爺搖搖頭:“沒有,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出奇的順利,當我找了那幾個老家夥,他們很快就同意了我的想法,而我的想法,就是你現在讀的這篇嘉獎令,雖然中間浮誇了不少,但其中最重要的內容還是沒有偏離主題思想,很不錯。”
林躍昌不由皺起了眉頭:“爺爺您的想法是明升暗降?”
林老太爺仍然搖頭:“沒有明升暗降,一切的一切,都是實打實的,升官是實打實的,嘉獎,也是實打實的,是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的。”
“我不明白,爺爺您這麼做究竟是為什麼?難道還嫌那徐複生所受的嘉獎不夠嗎?”林躍昌問。
聽著林躍昌憤憤的語言,林老太爺朝著林躍昌招了招手,示意他坐到自己身邊來,同時道:“你呀,真不知道在甄總理身邊這些年,你都學了什麼。坐下來吧,我老頭子給你講個故事。”
雖然林躍昌心中萬般不願意,但攝於林老太爺的威嚴,林躍昌仍然不情不願的坐在了林老太爺的身邊。
林老太爺不理會林躍昌的反應,自顧自的陳述道:“在滿清,有一個叫和珅的官,我相信這個人你應該聽過。”
林躍昌點點頭:“滿清第一貪官和珅,中國人人盡皆知。”
“他是滿清第一貪官,但其實早在他才堪堪上位,並沒有手握重權之時,就已經有人看出了一些苗頭,這個人就是當時軍機處的軍機大臣阿桂,軍機處你知道嗎?就是當時辦理所有機密事務的地方,相當於當時的權力中樞,而軍機大臣無一不是當朝皇帝的左右手。”林老太爺接著道,“當時軍機大臣阿桂看出了和珅的品質,總想借機彈劾和珅,後來和珅知道了這件事,你猜和珅是怎麼做的?”
林躍昌對於滿清曆史不是特別了解,所以他搖搖頭,試探的道:“和珅栽贓陷害阿桂,讓皇帝殺了他?”
“不對,”林老太爺,“和珅不僅沒有陷害阿桂,反而不停的在乾隆那裏阿桂的好話。”
“這為什麼?”林躍昌不可置信的問。
“很簡單,因為當時阿桂在乾隆心中很有分量,和珅知道普通的栽贓陷害根本搬不倒阿桂,所以和珅退而求次,選擇了一個更聰明一些的方法。”林老太爺回答:“當時,和珅不停的在乾隆那裏阿桂的好話,阿桂這個人怎麼怎麼聰明能幹,對大清怎麼怎麼忠誠。最後結果呢?每當大清哪裏出現災禍的時候,乾隆就會委派大清最忠誠能幹的阿桂為欽差大臣,離京去處理事務。”
林躍昌不是傻子,林老太爺把話到了這份上,他已經很明白了,於是道:“爺爺,您的意思是,隻要阿桂不在京城,就沒有辦法與和珅作對了。”
林老太爺點點頭,林躍昌緊接著繼續問道:“那爺爺您把徐複生調到四川去也是這個原因?可徐複生哪裏比得上阿桂的級別呀?爺爺您這樣是不是太題大做了一些?”
林老太爺無奈的歎了口氣,然後接著道:“徐複生是夠不上當初阿桂的級別,但他現在在北京風頭正勁,又有人大常委和政協在後麵煽風點火,想借著徐複生的事情給我們林家添堵,正麵硬撼,我們沒有好處。所以,我們何不退而求次呢?把徐複生調離北京,在這個大官多如牛毛的首都,幾年以後誰還記得一個不過正科級的村支書呢?別是正科級,就是正處級又能怎麼樣?失去了人大常委和政協還有甄總理的保護傘,難道你林躍昌就沒有辦法整死他了嗎?”
在林老太爺的指點下,林躍昌頓時明白了其中的門道,不由敬佩的向林老太爺豎起了大拇指,而林老太爺,則仍然一臉的雲淡風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