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有些懶,起床有點晚。都已經早上八點了,陽光才堪堪照到山門。
樓南山的半腰有一家小店,是山上道觀經營的,主要是賣一些早點。店裏的食物都是觀裏食用的,原料也是觀裏自己種的。除了衛生、安全之外,加之是道家養生做法,十分美味而且營養。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專程來吃早餐。
林靜淑是大一新生,學校就在坐落在樓南山腳下。因為樓南觀在這一片的名聲太大,她早有耳聞,隻是一直沒有機會來。今天好不容易早早起了床,結果早餐都還沒吃完,擺攤兒的小道士就直接關門了。
樓南山的腳下是G省的省會城市,周圍都是高樓大廈,就這一條山脈被劃為公園保護了起來。其中樓南山因為樓南觀的原因,成為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
看著小道士翩翩而去的身影,林靜淑恨不得咬他一口。本來起那麼早就很困難,這半山腰又不通車,隻能走路。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那店裏的早餐是真的好吃。對於一個吃貨來說,這簡直是絕世大仇啊!
不過好歹也是新時代的三好青年,怎麼說也是重點大學的高材生,素質還是有的。朝著山門的方向瞪了一眼,就回學校去了。
“服務態度這麼差,下次再也不來了。哼……”一邊走,一邊碎碎念。
不過,“真香……”
對於林靜淑的碎碎念,小道士自然是聽不見的。陽光照到山門就關門回觀,這是他這樓南觀一千兩百年的規矩。周圍的熟客都知道,很多都是天沒亮就起床,然後來山上吃頓早餐。
初陽照到樓南山,雲霧繚繞,朝霞如同聖光,為這整座山布滿了仙氣。
小道士一身淡青道袍,長發雲髻,一柄拂塵,如同出世嫡仙。
順著上山的那條石梯,一步一步走到觀門前。門匾上“樓南觀”三個大字巍峨聳立,自有一種不言自明的大氣。
觀門自動打開,小道士緩步入內。等到小道士進門之後,觀門自動關閉。再看時,小道士已不知何時變成了一位青年道士。
青年道士道號“恒星”,至今已一千兩百歲,容顏不衰、長生不老。他有通天之能,卻也與世無爭。就靜靜的待在這觀裏,養花種草、笑看風雲。
“道從天,天從道。道生天,天生道。一道一千年,萬法歸一天。夜擇星辰練長生,朝見初陽食紫氣……”
這是道法,是他千年前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他縱橫千年的原因。
汲星辰之力練體,食東來紫氣修道。他早已登仙,到頭來卻也隻做了一介凡夫俗子,在這紅塵中吃飯喝水、碌碌無為。
修煉完畢,方才進了殿門。大殿是古建築,古香古色。三清像屹立於大殿正中,正氣浩然。除了一般道觀裏都常見的一些布置之外,觀裏掛著很多錦旗。
都是些什麼“妙手回春、華佗再世”、“金口玉言、千古神算”、“指點迷津、功德無量”等等。
一千多年前,山腳下還隻是一篇荒野,就這山上有座破觀。那時候他是個孤兒,為了躲避戰亂一路逃到這裏。有一天夜裏,三清顯靈,傳了道法與他。
他雖然不知道三清為何會青睞他,但他知道他將有自己的使命。這千年來,華夏千年的曆史裏多多少少藏著些關於他的事跡,隻是沒有人知道故事的主角是他而已。
樓南觀很大,這整整一座山頭全是道觀的範圍。觀裏種了一棵桃樹、一棵梨樹、一棵銀杏和一棵梅花。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花,雖然時節不對,但是萬花齊放,鬥豔爭芳。
在後院裏打了一陣太極,又練了一會兒梅花樁,方又開始休息。
對於他來說,每天的生活單調、無味。無數的年歲裏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甚至有時他也不清楚,自己活著的意義到底何在。
也還好,至少寧靜、放鬆。至少衣食無憂,不用每天為了生計勞累奔波、受盡眼色。
“道長,道長……”正閉目思索間,忽聞門外有聲音傳來。意念一動,觀門便開了。
門外站著的是個年輕人,一身運動裝,倒是顯得活潑朝氣。與之相比,雖然看起來年紀相仿,但是恒星比他老氣多了。
門開了,但是沒看見開門的人,而且這門一看就不是遠程操控型的。不過小夥子對此也見怪不怪了,反正這觀主雖然看起來年紀輕輕,但絕對是神仙般的人物,再牛叉的操作都可以接受。
小夥子名叫常言,他家就住在山腳下。他母親生他的時候難產,如果不是恒星道長出手相助的話,可能大小都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