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鳩辭》的一些說明或是感想(1 / 1)

《白鳩辭》是我寫的第一本,的名字來源於李白的一首詩《白鳩辭》。李白在這首詩中了五種動物,分別是白鳩、白鷺、猛獸、飛禽等,這五種動物分別隱喻現實生活中的五種人。本書就旨在寫這五種人,因此命名為《白鳩辭》。這本從014年7月開始動筆,9月中旬開始連載,11月簽約。11月過後隻在獨家連載。

個人比較喜好文字,以前也寫過一些類似於的東西,不過那時寫的不夠用心,還有很多錯別字,故事情節多是胡編亂造,總之比較粗糙,算不上是。而在寫這一本《白鳩辭》的時候就相對用心一些了,但《白鳩辭》也不是盡善盡美,也有遺漏錯誤的地方,可它是我第一次勇敢的嚐試,因此意義不同。

《白鳩辭》是一部穿越奇幻,穿越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完成的。科學家愛因斯坦、霍金都研究過時空穿越,在理論上也認證了穿越的可行性。我比較讚同平行時空理論,即穿越過後能夠看到過去或是未來時空中的人或物。現在也有科學家提出了質疑,人若是真的乘坐飛船穿越到過去,由於飛船速度比光速還快,人所看到的東西會高度模糊,難以辨認,所以平行時空理論似乎也不成立了。但人類對未知世界有好奇心,總是各種遐想,因此作的也就算是借題發揮。

《白鳩辭》的故事背景是從公元715年一直到安史之亂,作者之所以要選擇這段曆史背景,是因為這段曆史在中似乎用的還不多,本來這一段曆史的故事又是精彩,選取這一段曆史作為的背景也算是為自己的錦上添花。中涉及到大的曆史事件我都遵循了史實,對一些拿不準的曆史事件,我參閱了《新唐書》、《資治通鑒》,當然難免還有戲的成分,讀者不要過分糾結。

在寫《白鳩辭》的時候,我受魯迅先生《阿q正傳》和金庸先生《鹿鼎記》的影響很大,沒有將“好人”“壞人”寫的涇渭分明。在人物塑造上,我給人物平添了許多內心獨白,使得人人皆會精神勝利法。這算不上諷刺,自我麻醉確實是中國人一直普遍存在的共性,社會的底層人民可能也需要這一種自我麻醉和安慰來發泄心中的不憤。其實給人物加上一些人的共性特征,也是為了使玄幻離奇的故事更加接地氣。

莫言在香港公開大學演講時文學不應該拿來歌功頌德,個人比較讚成,因此《白鳩辭》不存在歌功頌德。但也沒用諷刺社會或是時代的意味,社會或時代總在變化,諷刺的意義不大。如果非的要上一點意義的話,讀者喜歡就是最大的意義了。

感想寫完了,但《白鳩辭》的故事還沒完。坐在自習室安靜的角落,敲起乒乒乓乓的鍵盤聲,rd上麵的文字如蝸牛一般的爬行……

直到畫上最後一個句號。

014年11月7日

於重郵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