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皇後一愣:“也就是說,幫了?”
“是,得幫。”燕卿卿言辭肯定。
明成皇後不安的反握住她的手:“可是我瞧著你父皇並不太想插手此事,就連行程也刻意放慢了,若是我硬著頭皮趕上去,他會不會不高興?”
不高興是一定的。
高宗這般忌諱這趟渾水,無外乎不想引來宗人府的不滿。
他寧願當個瞎子聾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當他的皇帝,也不願為了一個秦太傅去得罪宗人府上下。
都說這大燕國土的主子是高宗,但很多時候,君臣之間的關係又並非字麵那麼簡單。
打個最簡單的例子,開國皇帝仰仗著將軍開疆辟土,將軍手握兵權,為皇帝賣力賣命,明麵上他要受製於皇帝,但他麾下大軍如牛毛,想要顛覆一個國土,亦不是難事。
可其中關係就在於,將軍雖握軍權,但他手下的兵個個都是肉體凡胎,那也是要吃飯喝水的,可這糧食又恰恰握在皇帝手裏,這也就迫使他不得不繼續維持著這種君臣關係。
皇帝敬將軍三分,將軍畏皇帝七分。
這是自古以來恒古不變的定理。
而宗人府與高宗之間的關係則更為複雜了。
宗人府起初並不存在,它設立與太宗年間,最早的用意本是為了平衡大燕皇族間的利益,但當高宗還是太子時,為了保證在太宗薨後順利繼位,選擇了收買宗人府。
也就是說,自高宗還是太子時,宗人府便已經與高宗息息相關了,誰都知道登上皇位之路漫漫,高宗之所以能繼位的如此順利,可以說宗人府功不可沒。
這也就意味著,宗人府手中多多少少有著高宗以前的一些把柄,也是如今宗人府的事務多半已經交由禮部接手,基本上可以說是名存實亡了,卻依舊能屹立不倒的原因。
宗人府手中有高宗的把柄,完全相當於攥了一塊免死金牌。
對於高宗而言,宗人府在他有生之年能不去動最好便不動,他如今年事已高,不想再節外生枝。
再者說,一個區區太傅之子,遠遠犯不著他為之動搖與宗人府之間的隱形平衡鏈。
話說到這裏,形態已經很明顯了。
高宗對此事的態度是充耳不聞,若是他的兒女或是妃子非要為此事衝撞,他定會不高興。
但是,燕卿卿所想的法子,並不需要通過高宗來解決。
“母後無需憂慮,既然父皇不想多事,那咱們便不驚動他老人家。”
明成皇後聽著她的話,一臉驚疑:“可此事若不驚動你父皇,普天之下,還有誰能從宗人府手中救出人來?”
“犯不著麻煩別人,秦沸自己便可以救自己。”
燕卿卿賣著關子,明成皇後聽得更是糊塗。
一個落入宗人府手中的困獸,當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