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殘陽似血,東方冷月如霜。
藍蒼穹淒涼的殘陽、冷月渲染的分外詭異。
璀璨星辰一顆一顆從蒼穹最處升起,金色繁般盛開在日月輝裏,一顆一顆墜向大地。
墜落,劃過照耀千古的軌跡,絢麗的火直衝天際。
墜落,連綿不絕的爆裂聲響徹天地,烈的震顫讓虛都不由自主的發生扭曲。
衝天烈火為血紅、霜白、蒼藍染上一抹的紅,異色織,令人宛若置身末日。
這個日月懸長天,大地千溝萬壑,岩漿肆意奔,火焰點燃蒼穹的就是傳說中的天魔域。
曾經,有無數修行得道、壯淩雲的魔道修行者從這裏出發,去征戰其他八十天域,留下無數血淚、傳奇。
現在,這是個修行者遺棄的,沒有江河湖、沒有碧草綠樹,甚至沒有一絲風、一片雲,生機不在,滿眼荒蕪。
千十年前,昆侖域萬龍島出動修行最大的修行武裝群龍大軍圍剿天魔時,條應龍合力祭出萬龍法陣,禁錮了這片天地的靈氣,曾經漫天修行者的天魔域從此淪為一片廢墟。
千溝萬壑的大地上,鮮紅的岩漿從大地處噴薄而出,形成無數條肆意奔的河。
沸騰著毀滅的岩漿河席卷前上的一切,衝垮高聳的群峰,填平幽的峽穀,最後在這裏彙聚成一片無邊無際的岩漿洋。
一個狂暴熱烈,熾熱如波濤洶湧、火焰若浪怒的洋。
一襲白衣的唐憶站在那片最高的波濤上,不時有星辰照耀千古的軌跡照亮他挺拔的身軀。
他黑發披肩,麵色平靜,無悲無喜,眼眸處沉浮著無邊靜謐。
鮮紅的火焰浪如晚春群,簇錦攢,一朵一朵在沸騰的麵上盛開,不時有一朵飄落到他身上,刹那,就消失在無盡虛無裏。
消失,無聲無息,如飄過氣的子。
他已經在這裏屹立了三個月,神色依舊如常,一襲白衣,依然一塵不染。
他是修行者,色三聚頂,達到本我之聖境的頂尖修行者。
在時人眼裏,他已達大道巔峰,一念可飛天遁地、移山倒。
這岩漿洋的狂暴熱烈對他構不成何威脅。
在無數年前那場導致天道崩塌的虛無之戰中,傳說中的神祇幾乎全部隕落,就連開天辟地、法力無邊的創神祖龍都不所蹤。
天道崩塌使得修行者賴以為的靈氣在八十一天域變得稀薄混濁,八大道分化成三千小道,修行者不能通過自身的靈氣底蘊與外物蘊含的靈氣產生鳴,這讓修行變得艱難無比。
這種情況下,後尊稱為救雙神中幸存下來的那個男人,或說那個男神,在龍道礎上,重新創立了一套修行體係。
這套修行體係變了原有修行體係對靈氣的過分依賴,以淬煉自身為本,分鍛氣、開脈、築、凝神、金丹、嬰、化神、入聖、神個境,除神境外,個境又分三小境。
鍛氣、開脈、築、凝神這四境對應的是原修行體係中法師階的臨門、登堂、入室三境,凝神是為彌補龍道神識修行不足而從入室境單獨分出的一境。
鍛氣境依然是要實現靈氣彙聚,同時修習一些初級法術,包括縱躍、隔物等;開脈境的標是用靈氣開周身一零八處穴位上的星輝之門,最多可以開二十處;築境修宮神府、凝神境煉神識之寶,同時可以按自己的心意凝成結。
金丹、嬰、化神、入聖四境對應的是原修行體係中仙人階的臨仙、羽化、聖三境。
金丹對應的是原修行體係中的臨仙境;嬰和化神是由原羽化境分成的兩個境,新增的化神主修神識,將神府由宮擴展為十二樓;入聖分自我、他我、本我三小境。
新的修行體係雖讓修行者可以在新的天地環境下繼續修行,但龍道本身固有的“精於力量、弱於神識”這個致命缺陷讓封神變得加艱難。
無數年來,無數修行者前仆後繼,卻沒有一個能夠登臨神境。
無法封神意味著修行者漫長的生命也有終結時刻,他們就是刻意遠離紛爭、時時明哲身,早晚某天也會源自自身神府的天劫毀滅。
超脫天道束縛、正與天齊壽的神境是修行的最高目標。
便是靈氣充沛的從前,龍道封神也艱難無比,億萬年來,隻有救雙神中隕落的龍女一個人達到了神袛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