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智慧,勝過財富(1 / 3)

追求智慧,勝過財富

書名:好人變成有錢人(T

heRichestManWhoEverLived

作者:史蒂夫·史考特(StevenK.Scott)

及早偵測出貪婪因子

我大學畢業後的頭幾年,沒有設立什麼賺錢的目標,對於物質也沒多少追求的動力。我隻想要成功,想要讓家人得到溫飽。到了我第2個小孩出生的時候,我負債累累,連支付各種日常開銷都成了問題。經過很多次的失敗以後,我與合夥人展開了一項新事業。那是一段令人興奮的時光,我絲毫沒有察覺自己已經轉移了焦點,從關心我的家人,變成隻關心如何讓事業上軌道。

我一年裏出差160天,接下一個又一個案子;然後變成每年有230天出差在外。建立這個事業後的第10年,我每年有300天要出差。我這麼努力工作並不是為了賺錢或為了累積物質財產;我的貪婪在於創造更多成功的案子,我熱愛我的工作。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犧牲了家人。我可以說,我那時在乎的不是錢,所以我並不是貪婪的;但事實上我是貪婪的——我一心想追求成功,想得到合夥人的讚美和欣賞。

貪婪會影響到所有的生活目標。貪婪會扭曲你與配偶或小孩的關係。由於你迫切想要擁有,於是貪婪就這樣悄悄進駐你的心。

記住,貪婪的含意不在於你想要什麼東西,而在於你願意做到什麼程度。貪婪也不隻是對金錢或物質的渴求;貪婪可能主宰了人生種種欲望:成就、愛情、性、酒精、財富、物質所有。若不想被貪婪控製生命,我們必須發現那些警訊,好讓我們得知貪婪存在於何處。

·“我也要那個”。我們看著別人擁有某個東西,在那瞬間產生衝動,覺得很想也擁有那個東西。這是完全自然的反應。這種垂涎之心,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強烈欲念,使你惦記著某個你尚未擁有的東西。

·“我還要,還要,還要”。當你達成目標,得到想要的東西,你並不會感謝你所擁有的,因為你會繼續把焦點放在另一個你沒有的東西上麵。然後,你發現你有好多好多欲望,卻幾乎沒有滿足感或喜悅感。

·“快點,快點”。不論你追求什麼,你都覺得你應該要更快得到才對。你不是耐著性子努力去獲得它,你卻是忙著尋找捷徑,想要盡快把它弄到手。

最深刻的一句話——

一旦得到了智慧,就永遠不要忽視它。你要珍惜智慧勝過你的財富。

·“我其實可以不必那麼誠實……”。當你發現自己開始想著,假如能讓你早一點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你願意妥協,改變自己的價值觀和品格,這時你就應該知道:你已落入貪婪的手掌心了。而當你真的違背了自己的價值觀,這時通常已經太遲。

·“事情怎麼這麼混亂”。如果你發現自己遇到了一個接一個的衝突和困境,生活裏問題重重,這時你就該思考你自己的生活重心是什麼。這種混亂,可能就是一種警訊,說明了我們的生活已經被貪婪掌控。

所羅門王對於獲得成功卻不陷入貪婪的指示

你可能在想:“等一下,我買這本書,是因為我想知道所羅門王是如何得到成功和財富的呀。”沒錯,運用所羅門王的訣竅,你可以達到傑出的成就並且增加財富。想要成功並沒有不對,也並非不道德的事——除非你想成功的這個欲望染上了貪婪的色彩,這件事才會變得不道德。真正的成功,是在你運用了所羅門王關於殷勤、溝通、合夥等方麵的智慧之後,自然而然就會形成的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