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有玉虎,
藏金萬萬五,
揮刀斬玉雕,
八方來諫,四海來朝,天下九州任逍遙。
.......
不知何時,一首“玉虎謠”在坊間悄悄傳開。剛開始,隻是街坊裏追逐打鬧的孩童們在打鬧時唱和,後來那些心思縝密的大人們也開始互相傳了起來,再後來,宮裏麵的太監宮女們也在私底下討論著這首童謠裏麵暗藏的玄機,最後,不知怎麼的,這首“玉虎謠”便傳到了當今聖上的耳朵裏。
歌謠中的“中書”為何人?大明官製之中並無“中書”一職,而中書令是前朝的官。不過如今的戶部右侍郎徐仲叔徐大人,其名字“仲叔”倒是與“中書”諧音,很難不讓人有所聯想。不過這位徐大人起於州府,向來為官清正,一身廉潔。
再者,近些年以來,朝中黨派紛爭初現端倪。不知是不是朝中的某個居心叵測的黨羽為了陷害徐大人,從而編了這首“玉虎謠”在坊間流傳。當中的“諫”“朝”可都是十足的反詞,尤其是那“中書”二字,頗有恢複前朝官職之意味。按照皇帝身邊的寵臣太監的話說,就是“大逆不道,此罪當誅!”
當有客人在私底下對徐大人講明當中利害時,他拱手向天,義正言辭地說道:“我對朝廷忠心耿耿,從不貪汙腐弊,難道聖上會因為這麼一首子虛烏有的反詩誅了我不成!”
結果,沒過幾天,皇上真的就下令要誅他九族。
徐大人隻有一個女兒叫徐春兒,年方十歲,自幼喪母,生得聰明伶俐,清秀端莊。聽到風聲後,徐大人沒有逃跑,而是早早地解散了府上的十多個家眷,讓他們把府上的財產分一分,各奔東西。至於他唯一的女兒徐春兒,他讓一個跟隨自己多年的護衛家丁和一個同樣跟隨多年的丫鬟將她送出城去,藏了起來。
但是,想誅他九族的,可不光隻是皇上一人。
-------------------------------------
今夜,分外的黑。
一場滂沱大雨下了不知多久,徐仲叔立在屋簷下,仰頭看著在層層烏雲裏若隱若現的閃電。雖然居住的宅邸位於京師城南市井之中,但是平日裏的塵世喧囂卻掩蓋不住他內心巨大的孤獨。
“老爺,小姐已經安全出城。”不知何時,護衛家丁已經站在了他的身後。
徐仲叔沒有回頭,隻是有氣無力地說了句:“你也走吧。”
護衛家丁站在屋內的陰影裏,隱藏住了自己的表情,“我這條命是老爺給的,就讓我為您流一次血吧......若是朝廷的鷹犬敢來,咱就殺他個片甲不留!”他的語氣裏充滿了仇恨。
徐仲叔長歎了一聲,道:“事已至此,也無須徒勞,留著你的命,好好過日子吧......春兒,就拜托了。”
“老爺......”護衛已然無言。
吱呀的一聲,宅邸的大門被推開了,隨即傳來了一群人踏著雨水湧入的聲音。
還沒等徐仲叔反應過來,護衛已經扶住他的肩膀,將他藏在了門後,“老爺不要出聲,我出去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