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淡然於心,不悲不喜自從容
生活不易,安心做自己,追尋屬於自己的生活,做一個淡然的人,安心過活,不要轟轟烈烈,隻求安安心心。不怒不爭,歲月靜好,一切都雲淡風輕。幸福,僅此而已。
1清者自清,以忍滅嗔
做一名醫生,學著寬廣、包容。
我們幾乎都有過遭人攻擊的體會,比如,有人對你的相貌評價,“拿把尺量一下吧,離模特兒身材還差了好幾寸!”“你也不照照鏡子,那副長相居然還有勇氣活著?”又比如人們對你的能力的誹謗,“以他的能力,打死我也不相信他能勝任這份工作”、“怎麼升得那麼快?他是走後門了吧?”
麵對以上諸如此類的攻擊時,我們原來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不免會情緒急躁,大動肝火,有時甚至會和別人爭得麵紅耳赤,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結果呢?爭辯隻能是越抹越黑,讓別人的看法左右自己;鬥,則大多是兩敗俱傷,彼此間感情惡化,自己也很難有好心情,這又何必呢?
舉一個真實的例子:美國佛羅裏達州有一位年輕人本來各方麵都很優秀,就是個性太好強、性格太固執。有一天,一個朋友說他沒有能力,沒有誌氣,隻能靠父母養活,是一個“寄生蟲”。這明顯是一種攻擊行為,這位年輕人一聽極為憤怒,動手打了朋友,結果因故意傷人罪進了監獄。
因此,在麵對別人的有意攻擊時,我們與其情緒激動地反唇相譏,與人爭鬥,不如溫和一點,寬容一點。坦然自若地去麵對。這樣既能維護好內心的平衡,又能和風細雨地化解矛盾,進而贏得別人的讚歎,何樂而不為?
從前,有一個叫吳智的人很瞧不起僧人,一次他在大街上恰好碰到了一位老和尚,於是便用盡各種方法譏諷、嘲笑老和尚,但是老和尚好像沒聽見似的,隻是時常微微一笑,並不反擊也不多言。
旁人都有些看不過去了,紛紛替老和尚抱不平,並不解地問老和尚為什麼對於吳智的侮辱無動於衷,始終心平氣和。老和尚輕輕一笑,回答道:“他是病人,我是醫生,我要笑著麵對。我可以深深記得,他為什麼情緒如此激烈……因為他所感受到的痛苦必然比我所感受到的他的憤怒來得百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