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上下對劉烎的認同,早就遠超於劉繇。

如今劉烎後繼有人,眾文武也可徹底放心,再加上新的官製確立,可謂一切都已就緒。

甚至,最後連劉繇也攤牌,同劉烎單獨談話,反問道:“若不繼受王位,欲逼為父死乎!?”

既是眾望所歸,又是形勢所迫,劉烎也別無選擇,不然真的引發動蕩,可就後悔莫及了。

於是,由許靖測算天命陰陽,劉繇、劉烎父子選定六月四日,於金陵鍾山祭天禪讓。

吳王劉繇讓位於世子劉烎,由劉烎正式繼承吳王之位,而劉繇則改稱太上吳王,不再官吏軍政事務、於秣陵王宮頤養。

同時,執行禪讓的鍾山,也被改名紫金山。

隨後,劉烎命人傳告西蜀,又賞賜麾下眾文武,並親自祭拜忠烈祠,為戰死、傷殘的功者家庭,追恤補償錢糧衣帛。

一時間,劉烎勢力人心大悅,其他地方雲集來投者,也在近日大量增多。

另一方麵。

勸吳王劉烎改立正妻的進言,也變得越加頻繁和眾多起來,甚至連曹操都寫信而來,信上還是一首親筆詩,意思就是嫡庶分明、長幼正序,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

事實上,劉烎穿越而來多年,對於嫡長繼承製度,比後世有更切實的體會。

這個製度雖也有漏洞,但總體上而言是利大於弊,比什麼立賢製、秘密立儲製,卻要穩定太多太多。

而對於大漢這樣的疆域之國,穩定才是長治久安的根本。

並且,若劉烎此時改扶曹清為正室,不但避免可能的嫡庶長幼之爭,更是可以同曹操集團再拉近關係,甚至不戰而兼並曹操的勢力,卻也不是沒有可能性。

可所謂一日夫妻百日恩。

劉烎若真的改立正室,心中卻是極為不自在,感覺對大喬實在有負。

某一夜。

今次劉烎陪伴大喬,但雖然佳人在懷,劉烎卻心躁不寧,沒有性趣、也無法安眠。

“夫君……可是有話想說?”大喬依偎著劉烎,感受到了劉烎的心緒,忍不住主動問道。

“沒事!安心睡吧!”劉烎攬著大喬低聲言道。

大喬點了點頭,枕著劉烎的臂膀,輕輕閉上眼睛,發出舒緩的呼吸聲。

然而,大喬卻並未安睡,而是故作假眠之態。

“夫君……還是改扶曹氏為正室吧……”大喬忽然言道。

“你說什麼!?”

劉烎卻是驚得坐起。

“還是改扶曹氏為正室吧!”大喬再次重言道。

劉烎:“……”

一瞬間,劉烎也是啞口無言,隻是又躺下抱緊大喬。

此夜無言又無眠。

半月後,太上吳王劉繇該寫族譜,將劉烎的王後換為曹氏,其餘夫人皆為王妃銜,包括原正配王後喬婉。

而劉烎的長子劉堅,也被冊封為吳世子。

同時,劉繇命宗親和許靖攜王書,前往西川成都上告天子。

……

……

青州,渤海某海域。

甘寧終於發現遼東水師船隊,此船隊共有二十多艘船隻,其中有十餘艘三百斛以上的戰船,另有兩艘五百斛的旗船,其餘皆是大小走舸、運船。

並且,遼東水師的所有船隻,全部都有著單枙風帆,能夠適應大海的風浪。

可見遼東的造船技藝,卻並不比江東遜色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