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個詩人,生活在城市,在轟隆隆的工廠,但並不妨礙詩意和大自然在他內心的流淌。宋仕敏先生就是在他的
辦公室,繁忙的工作之餘,營造了詩的天空,陽光照耀車間如田野,春天油然而生,季節開始輪回,人與世界達到和諧與安寧。
此時仿佛所有的嘈雜聲/躲在陽光的後麵/我的心飛了起來(《打開窗子》)
古人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窗見天空,宋仕敏通過一扇陽光叮當作響的窗子,呈現了他穿越時空的情感世界。
他的詩是那麼輕微,安靜,清純,好像是怕驚動任何人,包括一隻鳥。
清晨,樹的枝椏扯著陽光/打開窗子/把整夜的心情掛在樹梢上晾曬/枝椏上,飛落兩隻喜鵲/歡快跳躍,盡情地"蹦迪"/撥響我的心弦/喜鵲,喜鵲/是誰給你取個讓人愉悅的名字/你每天都這樣快樂嗎/還是隻為了把快樂送給我
--《樹椏上,飛落兩隻喜鵲》
語言是樸素的,不失輕靈;心情是愉悅的,不失吉祥。詩人的心態是祥和的,心和喜鵲飛至。一隻喜鵲在這首恬淡的短詩裏,我們看到一種與心靈相應的東西,它是快樂的源泉,因為它來自詩人的心靈之鄉。
順著一路陽光,詩人走下去飛起來,目光所及,凡人小事熠熠生輝,閃爍著平民的情結與光芒。這就是勞動者,這就是與心靈相合的世界。
視野的小,使詩人凝神,寫出小的光輝,小的靈性。像一滴露珠,透射大地的清輝與生機。詩人輕聲地告訴我們:清亮的早晨/是從黑夜慢慢地走來/從夢裏睜開眼睛/天卻像一道閃電/突然間亮了......詩人張開生活的翅膀從清晨放飛/我的時間沒有空載。(《清晨》)一天之季在於晨,一根金色的鞭子/落在每一個負重人的身上/我們向陽光奔跑/落下鞭痕/不會留下疼痛。(《早晨八點鍾》)。這樣的詩句,以四兩撥千斤的寫法,透露了生活的重量與充實。沒有厚重的生活感受、體悟是寫不出來的。詩歌有時候就是一粒草種,根紮進泥土。飽含著對大地永恒的熱愛。你愛這塊土地小草/細細的莖 小小的葉片/為這塊土地而生/為這塊土地而死(《小草,我認識你》)革的小和情感的偉大,交融在一起,詩人很能壓得住情感,不張揚而沉靜,透露內在的力度。 詩人把內心的風潮都平靜地寫出,有一種高峽出平湖的追求。避免了詩歌的大喊大叫、空洞與浮躁。再大的題材詩人也都能化作--一束索潔的小花:你穿越的槍聲炮聲/已經化作節日裏的歡樂爆竹/你淌出的殷紅的鮮血/已經變成滿街的虹霓。但正如一首歌所唱的,大家都是來自老百姓,都要對大地感恩。
內心的光可以使任何人飛翔,不要說是詩人了。早晨的陽光變得明亮/頭頂的天變得更藍更高。追隨著詩歌,永遠在路上,青春和童年都是永恒的。"媽媽,我走不動了"弦子說/媽媽蹲下身子/自然地一隻蛙的姿勢/孩子習慣地爬上媽媽的背/兩隻鳥追逐著她們飛(《路上》)這樣的詩歌細節,隨處可見,但詩人描述下來,充滿對母愛的歌頌,人間真情的"輕描淡寫",自然和母恩,正是一個民族在路上不竭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