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傳統教育認為隻有棍棒下才能出孝子,由此衍生了很多家庭對孩子的“打罵”式教育。打罵可以說是最簡單的教育方法,然而這種方法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利的影響。

家長教育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但粗暴的教育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教育專家表示,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家長的打罵吼叫下,會讓他們形成粗暴、懦弱、愛撒謊等不良性格。曾有學者在中小學生中作過一項調查,發現接受調查的五十個孩子中,至少有四十個經常受到家長的打罵,其中有三十人表示討厭自己的父母,家長的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僅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還會破壞親子關係。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家長不能一味地對孩子打罵吼叫,可以嚐試著給孩子一些尊重,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麵對孩子的一些嚴重錯誤,家長可以給予一定的懲罰,但懲罰的方式要根據孩子的心理、年齡情況而定,以免過於追求教育效果,而導致孩子的身心受到影響。

當然了,這裏所說的不打不罵並不意味著放棄對孩子的批評,也不代表家長可以一味地放縱、溺愛孩子。溺愛同打罵一樣不利於孩子成長,試想,如果一個孩子長期生活在家長的嗬護下,又怎麼能經受得起生活的磨礪呢?又何談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闖出自己的天地呢?

任何事情都要適度,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如此,過於嚴厲和過於遷就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特意推出了這本《智慧父母教子良方》。本書介紹了大量家教故事,並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分析,同時緊緊圍繞孩子的獨特個性提出了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如果家長們正在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到苦惱,正在為如何把他們培養成才發愁,那就請翻開本書吧。這是一本通俗易懂且實用性很強的讀物,它會讓您發現:原來不打不罵,同樣能教出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