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路難(1 / 2)

身下是堅硬冰冷的木板,伴隨著馬蹄噠噠聲一路咯吱作響,硌的古靈全身上下都生疼,再加上路麵不平一路顛簸,許久下來讓人覺得都有點想吐了,手和腳都被繩子緊緊捆住,稍微掙動一下就是一陣火辣辣的痛,更無法忽視的是自額頭上傳來一刻都不消停的鈍痛,古靈借著馬車顛簸的勁挪動了一下身子,感受著這具身體此刻無處不在的痛,呲牙列嘴的罵出了聲。

“我可去你叉叉個腿兒!”

在現代,古靈的父母早早離婚又各自重組家庭,靠著父母每月給的生活費,古靈一路跟著姥姥長大。

當廚師的姥爺早早就去世了,姥姥帶著古靈,硬是在小縣城憑借著一手承自姥爺的廚藝,站穩了腳跟。

一路坎坷辛酸不足為外人道。

好不容易終於古靈大學畢業,一心想著回到小縣城開個私房菜館,接過姥姥的擔子,好讓老人家能好好歇歇,老人家一開始聽著也是很欣慰,不料也正是因為支撐她二十多年來辛苦如一日的動力在一夕間放下了,老人家瞬間被病痛擊垮了。

二十多年來在後廚高強度的勞作,還得承受來自其他男性廚師的惡意競爭,還有來自歲月的無情摧殘,她的身體和心理早已不堪重負。

如今唯一放心不下的外孫女終於學業有成,也有一技傍身,雖仍有遺憾,姥姥最終還是在醫院裏安詳的走了。

心灰意冷的古靈賣掉了盤下來準備開菜館的店麵,選擇了同學們誰也不願去的貧困縣支教,小縣山村,生活清苦卻也閑適。

閑暇時也下廚滿足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欲,更多的是不想讓傳自姥爺和姥姥的一手廚藝就此荒廢。

本想種種田教教書就這樣打發餘生,可惜事與願違。

在古靈來之前,山村小學本來是沒有英語老師的,全靠一個師範中文係畢業的女教師代課。古靈來支教後校長大喜過望,英文係的本科畢業生教小學英語也是綽綽有餘了,於是古靈火速上崗,包攬了全校學生的英語課。

山村小學幾乎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多在外務工,留下老人在老家種種田帶孩子。因此整個學校其實也才七個班,各年級剛好一個班,隻六年級分進度分為了快班和慢班兩個班。各年級人數參差不齊,學生數量也並不太多,隻靠全校連同校長在內的五個老師,倒也算能照顧周全。正好又多了個古靈,也能分擔一些課業。

可也正因為空降來了一個古靈,一來就拿下了英語老師的位置,被擠下去的那位中文係畢業的女教師就暗暗恨上了古靈。

隻教英語的話手上隻需要帶三年級到六年級總計四個班級,差不多有一百多號學生,而現在古靈上任成了新的英語老師,這就意味著這位中文係女教師就隻能回去教語文,雖然還有一名語文老師和她一同授課,但就是讓她覺得有一種蛋糕被搶的強烈不爽感,簡單地說,就是覺得有被冒犯到。

於是沒上幾天課,古靈在回家路上就被鄭心蘭堵了個正著。

鄭心蘭就是那位中文係畢業的代課英語老師。

古靈對於被堵一事表示莫名其妙。

耐著性子聽鄭心蘭bb了半天,在心裏下了結論:這就是個沒事找事的小白蓮,整一個莫名其妙。

於是古靈推著自行車揚長而去,連個眼神都懶得留給她,留下一個氣急敗壞的鄭心蘭在後麵氣得直跳腳。然後,在經過一大片水田時,古靈就被人從細窄的田埂上從後麵連人帶車推了下去。

用頭發絲兒都想得到,推她的肯定就是那個莫名其妙的小白蓮鄭心蘭老師。

古靈最後的意識都停留在劇痛和被泥水模糊的天空。再睜開眼,就是在這個完全往小說化發展的劇情裏了。

稍微喘了口氣,閉上眼,古靈開始嚐試回想一下這具身體曾經曆過的事。一直思考到旁邊有人“嚶”了一聲,除了自己在現代經曆過的事,其他的什麼都沒想起來。

在心裏再度問候了一聲,古靈睜開眼,試圖翻個身尋找方才發出聲音的來源。

她此時側躺麵對著車廂一側,也不知躺了多久,手腳皆被綁住,除了痛,都開始發麻了。

好不容易翻了個身,換成平躺的姿勢,就聽得旁邊有人開口了。

“你醒了?你不會又想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