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把複雜的事情說清楚,把專業的問題說通俗,把嚴肅的話題寫輕鬆。
這是我寫作的座右銘。
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給自己提的要求是,能讓那些圈子外的讀者看明白,也看得進去。而一次與並不是很熟的朋友喝咖啡的經曆則讓我找到了感覺。
那晚,大家在星巴克,喝著拿鐵咖啡,在暖洋洋的氣氛中,談著開心的話題。所有的陌生感都不見了,突然間覺得就像是好久不見的朋友,而不斷提到的各式各樣的故事(段子),則讓大家在談笑中感受到交流的樂趣。
巧的是,當晚還收到一條短信,一個朋友說,夜深人靜時翻起我以前寫的一本書,感覺就像麵對麵與我喝茶聊天一樣,輕鬆自在。這使得我堅定了用故事娓娓道來,用輕鬆的筆觸寫本來很複雜和沉重的話題的思路。
而事實上,我之所以寫這樣一個話題,也與我看到的一些故事有關。
先講個故事:
有一隻狼經過山洞,看見兔子麵前放台筆記本電腦,劈劈劈地亂敲。
狼說:"兔子!幹嘛呢?"
"寫論文!"
狼想:"世道真變啦,兔子也能寫論文?""啥題目?"
"論兔子比狼狠!"
"你有病吧?"
"你進洞瞧瞧!我收集了好多資料!"
狼進洞了,半天沒出來。
天近黃昏,兔子收拾起筆記本電腦,回山洞了。
洞中一隻獅子正在剔牙。
見兔子進來,拍著胸脯狂笑:
"早跟你說了,不在乎你寫什麼題目,什麼內容,關鍵是,你導師是誰!"
由於研究美國政治的緣故,我時常會思考一個問題:"美國是因何強大的?"換句話說,這個國家崛起的"導師"或者說曆史上的"關鍵先生"是誰? 翻了許多資料,看了數百本書,我逐漸體會到,美國是一個很重視曆史和傳統的國家,也非常善於從前人身上汲取養分,尤其是精神營養。而從美國曆史中,從美國曆屆領導人的作為裏,我漸漸地發現了一個自己需要的線索--美國總統所起的作用,以及通過他們折射出的時代需要和民族精神。
盡管這並非是美國崛起和強大的惟一因素,但卻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再講一種現象:
在美國,一個最新的社會動向是,告別老鼠賽跑似的忙忙碌碌,而追求低需求、低壓力和較簡樸的生活方式。如今,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發現,無休止地追求金錢使他們沒有時間享受財富,他們開始擯棄快節奏的工作狂生活方式,做出改變,使自己的生活較為平衡,多騰些時間和家人在一起,並從事自己的興趣愛好。
大作家米蘭·昆德拉似乎也有同樣的感受。在《緩慢》一書中,作者曾感歎道:為什麼緩慢的樂趣消失了呢?以前那些閑逛的人們到哪裏去了?那些民謠小曲中所歌詠的漂泊的英雄,那些遊蕩於磨坊、風車之間,酣睡在星座之下的流浪者,他們到哪裏去了?他們隨著小路、隨著草原和林中隙地、隨著大自然消失了嗎?
在我們的世界裏,悠閑被扭曲為無所事事,其實兩者完全不同,無所事事的人心情鬱悶、覺得無聊,並且不斷尋找他所缺少的動力。而悠閑,用捷克人諺語說,悠閑的人是在凝視上帝的窗口。
事實上,對一個人來說,安靜的時間,也許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時間。人生的遺憾是,你忙忙乎乎一年,渾身上下卻是空空蕩蕩的感覺,許多該做也想做的事情卻沒有做,反而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占據了太多時間,越走,越看不清楚前麵的路。不僅疏遠了朋友,也疏遠了自己。
這個時候,人們會更容易理解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的話:"所有人的不幸都源於無法獨自靜坐在一間屋子裏。"而常常是,一個能夠享受與自己的心靈進行對話的人,才更有機會抓住成長的機會,戰勝其他許多不幸,更何況,生活中的許多不幸,也正是源於人們的匆匆忙忙。
同樣的,一個崛起中的國家,也同樣需要寧靜的時間。拿出一些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和借鑒那些先進的國家,避免重蹈他國的覆轍,調整好前進的步伐、節奏和方向,往往比匆忙趕路更容易規避許多風險,也更可能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
在國人渴望大國崛起的當下,看看美國的過往,細細品味一番這個同樣在建國後50年左右就萌生了崛起的衝動的國家所經曆過的苦辣酸甜,也許會有許多啟發,也會使我們更珍惜今日的生活,享受創造的美和進取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