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小時候,家裏人常常出謎語讓我們猜,謎語被猜中時,出謎者和猜謎者都很欣喜,猜中者被誇獎很聰明,會感到十分自豪。這是長輩考察孩童智力的常用手段之一。謎語作為一種益智遊戲,為人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八分樂趣、兩分回憶。

童年時猜過的一些謎語至今還記得:“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大口張著嘴,小口裏麵藏。”燈光下,聽長輩一字一句地口述謎語,必要時指點迷津,我等在豁然開朗時有種滿足的味道,相對於當時的物質貧乏,內心的滿足有著莫大的幸福感,雖然當時橘黃色的煤油燈燈光尚不及5W白熾燈。長大後,花花世界裏有些人給自己出難題,卻少了那些簡單又逗趣的謎語。而那些口口相傳的謎語伴隨著一代代人的成長長盛不衰,曆久彌新。

謎語是我國民間特有的一種文化產物,有著悠久的曆史。據文字記載,早在黃帝時代語言就有了曲折隱喻的現象,《彈歌》就是其代表。春秋時期,謎語就已經盛行。那時候的謎語的名字叫“隱語”和“廋辭”。不僅是民間流行隱語,有些君王也十分喜好隱語,以楚莊王、齊威王為代表。戰國後期,又出現了賦體隱語,以荀子的《附論篇》為代表。在賦體盛行的漢朝又流行一種叫“射覆”的猜謎遊戲,以漢武帝和東方朔為代表。至魏晉南北朝時期,謎語得到了新的發展,以蘇瑾回文詩為代表。兩宋時期,燈謎誕生了,甚至還出現了一批專業從事謎語的社團。元明清時期,謎語仍是盛行不衰,已然出現了一些專著,專門輯錄謎語,以供人們猜玩。本書與那些專著相似,輯錄了大量謎語故事,旨在將這一古老的文化傳統繼續發揚。

謎語在國人日常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富有趣味性,能夠啟迪智慧,引人深思。謎語是國人思想解放和知識沉澱的文化成果,也是國人的豐富的創造力的表現之一,千百年來不斷發展壯大,延續至今。

謎語分為事物謎和文義謎兩大類,又分為字謎、物謎、詩謎、燈謎、啞謎等多種形式。人們稱猜射事物的謎語為事物謎,稱以文義作謎底者為文義謎。前者多為民間謎語,後者專指“燈謎”。按風格來講,又有主流、民間、典雅、通俗之分。

謎語作為一種文字遊戲,如今已經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麵,反映了人們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精神風貌,謎語的極致則已經成為了一種密碼。本書麵向廣大青少年讀者,具有豐富的趣味性和可讀性。本書敘述一個個精彩的謎語故事,將謎語文化植入青少年讀者的心中。本書的作者一邊向讀者出謎,一邊介紹那些與謎語相關的故事,開拓讀者眼界,豐富讀者想象,發動讀者求知欲,鍛煉讀者思維,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的知識,同時分享更大的樂趣。

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簡體字已經普及,很多古老的字謎和物謎都已經悄然消失,新一代的孩子又有了新一代的謎語。然而那些古老的謎語仍將繼續流傳下來,隻因它有著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