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勝負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圍棋是其中一項很有代表性的內容。圍棋最緊要處謂之勝負手,乃決斷之機。一步對未必步步對;但一步錯則必步步錯。人生亦然。
麵臨人生重要關頭的棄取選擇,能否保持一種高度清醒高度理智的狀態,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對每個人的未來走向都至關重要。紋枰對弈亦然。
清代國手範西屏和施襄夏在圍棋界享譽至高。範西屏著有《桃花泉弈譜》二卷,施襄夏著有《奔理指歸》二卷。兩人正如日中天時對弈的"當湖十局"作為經典古譜留傳至今。他們倆是浙江海寧的同鄉棋人,藝出同門。後人嚐以棋界李杜喻之,極言其為棋為人風格迥異。然二人在塵世間雖各有際遇,竟至殊途同歸,雙雄並立,成就一段弈壇佳話,棋友間每論及,莫不嘖嘖稱奇,感慨良多。
筆者好棋但棋藝不精,然而不揣冒昧,久已有意於借二人傳奇故事喻說人生棄取之道。不過一旦援筆在握,即感到偌大題目竟不知從何說起。如是者三,銳勢已竭。惟自我寬解,以俗務纏身、筆力不逮而日推一日。
近年因網絡興起,信息便捷,網絡文化應運而生。網絡文字雖屢遭詬病,但其可取處亦不容忽視,這就是互動式寫作,且寫且發布且聽各色評論。
經資深網迷步步引導,終於下決心嚐試以網絡發布的方式一小段一小段鋪展這篇以"勝負手"為題的故事,貼了若幹段後,果然收到意外之效。網絡讀者不單時有言辭上的鼓勵,且有關於人物事件設計上的大膽和富有想像力的建議。在眾多熱心讀者的推動下,筆者自然而然摒棄了遊戲作文之心態,但有餘暇便倘佯於300年前的奇妙圖景之中,結構謀劃,勉力為文;又有諸位棋界同好者跟貼指出文中對清代圍棋規則描述不確之處,使這篇文字去除了一些技術性硬傷。如今想來,若非網絡發布,哪有這等好事。
棋盤小舞台,人生大棋局。雖是古人演繹,足令今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