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之有溫州人,如歐洲擁有猶太人。

曆史上,還從來沒有一個商人群體像"溫州人"一樣飽受無數眼球的關注。"溫州"已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它已成為一種文化、一種精神的象征。這裏的人們從小就確立了賺錢致富的目標,他們立誌要當老板,成為能夠真正挺起腰杆的有錢的中國人。他們執著於賺錢、自立自強、敢想敢幹、艱苦創業、永不言敗;他們四海為家,敢為人先,有市場的地方就有他們,有他們的地方就能開拓出一片市場;他們白手起家,運籌帷幄,能夠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調動資金和商品。

在溫州人眼裏,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環境沒有好壞之別,能否賺錢才是最主要的。溫州人的敢闖、精明和靈敏的商業嗅覺經常被世人所稱道。當"長三角"的樓市還等待加溫時,溫州人已經相機而入,待到一些城市的樓市轟轟烈烈的時候,他們已經轉戰金融、能源、建材甚至古董、字畫......當伊拉克的硝煙還沒有完全散盡時,他們已經進入了等待重建的廢墟發掘商機......

溫州人就是這樣四處闖蕩,牢牢占據著一些他人不屑一顧的商業領域。溫州人有自己獨特的經營策略:本錢小的人不做大買賣,與其力不從心死撐麵子,不如集中資本,小處著手,出奇製勝。不要認為鞋、包、紐扣等是小商品,隻要做得好,照樣可以風靡世界。這實在是令人佩服的商業品格!這一品格融合了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投資家的敏銳嗅覺與創業者的吃苦耐勞,由長期的文化積澱而成。溫州人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富了起來。

其實溫州人的做大,既靠"勤奮",也靠"群體"。前者是以努力運作、更多的積累來達到;後者的表現很多,如合股,如民間融資,即經濟學家費孝通所謂的"經濟結義"。溫州人因此首創了新的企業組織形式:股份合作製。出外經商,溫州人成群結隊到外地,又聚居在一起,辦市場、搞經營,故諡之"溫州商團"。他們的意義,也許不在於為中國貢獻了多少"大"的東西,而在於給了中國的商人們一些全新的啟示,那就是溫州人的經營策略與賺錢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