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養骨,從頭到腳的骨病先知
素描骨骼
骨骼對於人體而言,相當於一幢樓房的鋼筋支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認識人體骨骼
1按骨的形態
其實,在醫生的眼裏,人體的骨骼根據骨的形態可以分為長骨、短骨、扁骨、不規則骨和種子骨5類。
◎長骨分布於我們的四肢,呈長管狀,在運動中起著杠杆的作用。
◎短骨形似立方體,分布於我們承受壓力較大且運動較複雜的部位,如腕骨和跗骨等地方。
◎扁骨呈板狀,主要構成我們的顱腔、胸腔和骨盆壁,保護腔內的器官,如顱骨保護我們的大腦,肋骨和胸骨保護我們的心和肺,骨盆保護我們的子宮和膀胱等。
◎不規則骨顧名思義是形狀複雜的骨骼,是由一層薄的致密骨包著的海綿骨。如人體的脊椎骨就是不規則骨。
◎種子骨是包在肌腱裏的骨頭,其功能是使肌腱遠離關節,並增加肌腱彎曲的角度以提高肌肉的收縮力,如臏骨就是種子骨。
2按內部結構
骨骼按其內部結構又可分為皮質骨和鬆質骨。
◎皮質骨又叫密質骨,其主要作用是維持骨質的堅硬和致密。它主要分布在長骨骨幹和其他類型骨的表麵。
◎鬆質骨呈海綿狀,由互相交織的骨小梁排列而成,遍布於骨的內部,主要存在於脊柱椎體、長骨兩端和肋骨等處。骨小梁數量及密度與骨骼代謝和承受的壓力有關,當骨質疏鬆時,骨小梁的數量就會減少。
骨,健康的基石
骨骼在人的一生中始終進行著新陳代謝,也就是骨重建,直至生命結束。骨重建是一個有序的活動,這個活動周期約為3個月。人體骨骼中有三類細胞:產生有機成分的成骨細胞、產生無機成分的骨細胞和作用於骨吸收的破骨細胞。在骨重建活動中,破骨細胞活性加強,舊骨吸收破壞,隨後成骨細胞活性加強,分泌骨基質,骨基質礦化形成成熟的骨基質,即形成了新骨。通常先出現骨吸收,後出現骨形成。人體骨質疏鬆的發生就是由於骨重建失衡所導致的。
成人的體內有206塊骨骼。這些骨骼就像一座建築物的鋼筋支架一樣,支撐著我們的身體。其主要化學成分是水、無機鹽和有機物。無機鹽主要是鈣鹽,它們賦予骨骼以硬度;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它們賦予骨骼以韌性和彈性。因此,骨,是健康的重要基石。
骨質疏鬆的發病原因
骨質疏鬆並不像頭暈目眩和嘔吐,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疾病。即使我們的骨質疏鬆了,如果不去用專業儀器測試,或沒有發生特殊情況導致骨折,我們都不會知道自己骨骼內部發生的驚人巨變。
打個形象的比喻,20歲的小夥子,即使打籃球時重重跌倒,可能也隻是造成皮外傷。但70歲的老婆婆,隻是下樓時不小心扭了下腳,就會造成踝骨骨折。這就是骨質在作祟,年輕人的骨密度高,骨骼堅硬,而老年人骨密度值降低,骨骼脆弱。
由上麵的例子看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係統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細結構破壞,表現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險性大大增加,即便是輕微的創傷或無外傷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骨折。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通常在骨折發生之前,並無特殊的表現。
偏愛老年女性
該病中老年女性為高發人群,常見於絕經後婦女及老年人。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在我國乃至全球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健康問題。近年來骨質疏鬆已躍居常見病、多發病的第七位。絕經後婦女50%以上、老年男性20%以上患有骨質疏鬆。所以,任何人都不可以對它視而不見。
骨質疏鬆因何來
1年齡的增長,使鈣調節激素的分泌失調,從而導致骨的代謝紊亂。
2中老年人年齡在一天天的增大,活動範圍卻越來越小,身體各方麵機能都在退化中,使肌肉強度減弱、機械刺激少、骨量減少,也容易出現骨質疏鬆。
3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減少是導致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之一。
4日常生活中鈣質等營養攝取不足,成年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
5蛋白質缺乏會造成骨機製蛋白合成不足,導致新骨生成落後。
6青少年時期是補充鈣質的最佳時期,低鈣飲食者易發生骨質疏鬆。
7缺乏維生素C可使骨基質合成減少,此時體內鈣質缺乏,骨質疏鬆則加快出現。
8青少年時期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的缺乏,可導致骨基質的礦化受損,出現骨質軟化症。
另外,長期大量使用激素類藥物,會抑製骨骼生長,大劑量應用激素可使患者出現鈣吸收障礙,從而造成骨質的合成減少,骨質疏鬆便會趁機形成。
骨質疏鬆更喜歡惠顧誰
除40歲以上女性及50歲以上男性是公認骨質疏鬆症的高危人群外,以下人群不管你年齡有多大都須留意骨質疏鬆找上你!
為愛美故意躲太陽,會阻礙鈣吸收
每個人都有愛美的天性,尤其是身居都市的女性朋友們,為了使自己的皮膚更白皙而不惜大費周折的想盡各種辦法每天躲避太陽。其實,要想讓食物中的鈣為人體所吸收,維生素D的作用可不能小祝,而維生素D恰恰主要來自於日光照射。厚厚的防曬霜在隔離紫外線的同時,也會讓人吃進肚子裏的鈣白白浪費了。因此,女性朋友們,千萬不要隻是為了美而讓骨質疏鬆找到你!
盲目減肥,催生骨質疏鬆
有案例表明,盲目減肥會讓一個20多歲女孩的骨密度相當於一個50多歲女性的骨密度。快速減肥會影響骨密度,在減脂肪的同時,骨量也會跟著減少。脂肪組織能通過生化作用轉化成雌激素等,增加胃腸對鈣的吸收,促進骨質形成,防止骨質疏鬆。所以太瘦小的人更易發生骨質疏鬆和骨折。
愛吃甜食,誘發骨質疏鬆
甜食的存在對人們始終是一種誘惑。甜食吃多了,人就因攝入能量過多而產生飽腹感,從而影響對其他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入。長此以往,會導致營養缺乏、發育障礙、肥胖等疾病。另一方麵,經常吃糖會造成維生素缺乏、缺鈣、缺鉀等營養問題。營養學家認為,吃甜食過多是造成骨折發生率上升的重要原因。進食大量的糖類物質,會在人體代謝過程中產生大量中間產物而使機體呈酸性狀態。為了維持機體的酸堿平衡,體內的堿性物質鈣、鎂、鈉就要參與中和作用。大量的鈣被中和,致使骨骼脫鈣而出現骨質疏鬆症。
洗衣機代替人手洗衣,導致骨質變差
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人們出行還主要是步行或騎自行車。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現在的人們出行要麼是私家車要麼是地鐵或公交車。以前的廁所是蹲廁,如今基本都是座廁。以前女性常蹲著洗衣淘菜,現在很多家務都不用自己動手做了。科學研究,這些變化都會增加骨折發生的幾率。研究還證實下蹲能力強,可以大大減少骨折的發生幾率。另外現在許多年輕人由於工作壓力大,常借助於喝咖啡、濃茶或抽煙的方式來提神減壓,長此以往也會導致骨質疏鬆。
當心,別被骨質疏鬆盯上
骨質疏鬆有個令人糾結的名字叫做“無聲無息的流行病”,因為它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不易被人們發現。甚至很多年輕患者是在體檢或由於身體的其他疾病治療時才發現自己已經被骨質疏鬆盯上了。當人體骨量流失12%以上時才會出現腰肌酸軟、腰背疼痛、跟骨疼痛、長管骨隱痛、乏力畸形等症狀。
知識鏈接:“四高一低”
骨質疏鬆症具有“四高一低”的特點,即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費用和低生活質量。
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是骨折,因為骨質疏鬆會大大增加骨折的發生幾率,患者可因劇烈咳嗽或汽車的顛簸而發生骨折,嚴重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輕輕一碰、一扭都會發生骨折,並可能因骨折而壓迫神經,引起神經功能障礙,甚至癱瘓。骨折最常見的部位是前臂、髖部和椎體等,其中以髖骨骨折造成的後果最為嚴重。中老年婦女一旦發生骨折,一般恢複都較緩慢,不僅影響工作,而且還給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後果極為嚴重。
據統計,我國現在每年有70萬骨質疏鬆症的患者椎骨出現骨折,其中很多人還因此患上了慢性病痛。臀部骨折的骨質疏鬆症患者中,一半無法獨立行走。
更加令人驚訝的是,50歲以上的老人臀部骨折,其引起的綜合征導致高達20%的患者在短短一年內死亡。
骨質疏鬆症還會導致骨骼受力不均、骨質脆弱、機體產生修複性反應而形成骨刺;可產生骨痛、關節疼痛,還常伴有腰腿無力、下肢抽筋、彎腰下蹲等動作受限;另外還會導致身材變矮、駝背等,而駝背除了外觀不美外,還會妨礙人體的肺部擴張,影響肺活量和心肺功能等。
看完以上這些骨質疏鬆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你是不是開始擔心自己的身體了呢?未雨綢繆是人生的智慧,隻要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積極參加戶外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就可以讓我們的骨永遠不脆弱。
你所不知道的骨密度值
骨密度是骨質量的重要標誌,反映骨質疏鬆程度,是預測骨折危險性的重要依據。人體骨礦物質含量與骨骼強度和內環境穩定密切相關,因而骨密度是評價人類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
詳解骨密度
人體的骨密度是可以測量出來的。骨密度測試結果隻是用“骨密度降低程度”來讓被測試人了解其自身的骨礦物質的含量狀況,指導其科學補鈣,它反映的是骨骼中的含鈣量,不直接反映人體的缺鈣量。骨密度測試結果包括平均值和標準值。平均值為實際測試結果。標準值為預先存儲在計算機內的,它包括兩部分:標準值±標準差。關於骨密度狀況的指標是:以平均值和標準值求差,如果差為正值或零,則被測人骨密度良好。如果差為負值則被測人為骨密度降低,降低程度將由負差值與標準值中的標準差進行比較後決定:如果負差值的絕對值小於1個標準差為骨密度輕度降低,其絕對值大於1個標準差小於2個標準差為骨密度中度降低,其絕對值大於2個標準差為骨密度重度降低。
正常人的骨密度與性別、年齡有密切的關係,一般女性低於男性。
骨密度低=缺鈣
鈣是維持骨密度正常的重要礦物質。骨密度偏低為缺鈣的表現。當人體每天攝入鈣量不足600毫克時,骨骼和牙齒不僅得不到鈣的補給,還要動用其中的鈣維持每天的生理需要,於是引起了骨密度降低。使骨密度增加是複雜和困難的。一般的補鈣劑(除了劣質產品)都能使缺鈣症狀多少有所改善,隻不過在改善程度上不同。需特別注意的是,一般人體在35歲以後骨礦物質會逐年丟失、降低,人體缺少的鈣要在補充後吸收到體內,再經過複雜的生理過程沉降到骨骼上才能反映到骨密度的變化上。補鈣有吸收多 少(吸收率)、利用多少(利用率)、沉降多少的問題。
骨密度的常規檢測主要是通過對人體骨礦含量的測定,而獲得的骨礦物質(主要是鈣)的準確含量,它對判斷和研究骨骼生理、病理和人的衰老程度以及診斷全身各種疾病均有重要作用。
自覺關注骨骼健康,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了解自身的骨骼健康現狀,並結合科學的補鈣,堅持運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和遠離骨質疏鬆的基礎。
六因素,易致骨質疏鬆
1遺傳因素:若家族中存在骨質疏鬆症患者,家族成員得骨質疏鬆症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2生理因素:腸胃機能下降,小腸、肝、胰腺等髒器疾患會導致鈣吸收不良,女性更年期絕經後會引起雌激素減少,導致肌體負鈣平衡。
3運動因素:長期缺乏運動某種程度上就如同一個久臥病床的患者,沒有運動對骨關節的有效刺激,鈣質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流失。
4激素因素:鈣質吸收和骨代謝受多種激素影響,最重要的甲狀旁腺素(PTH),調節激素活性維生素D3和降鈣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腸道鈣質吸引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鈣調節激素的減少,引起血鈣下降直接刺激PTH分泌,致使骨質流失增加。此外,雌激素、生長激素也會影響骨的代謝。
5藥物因素:一些治療類風濕、哮喘、心髒病、高血壓等的藥物會造成骨質中鈣的流失。放射性治療和化療會破壞骨細胞,也會造成骨質疏鬆症。
6不良生活習慣:酗酒和吸煙不利於鈣質吸收,過量攝入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等,會阻礙鈣質吸收;長期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例如咖啡、濃茶等,或攝入過量的高蛋白及高鹽食品也會增加鈣的流失。
沒有經曆過哺乳期和哺乳期過長的女性也極有可能受到骨質疏鬆的困擾。前者是因為未生育過子女,骨骼就無機會獲得額外的骨骼組織。後者則是因為生育子女過多,由於每個孩子的哺乳期都超過一年,所以極有可能會消耗自己體內的鈣。因此,女性朋友們應從年輕時就要注意補充體內的鈣質,以免骨質疏鬆過早找上你!
六要點,讓你早知骨質疏鬆
是否骨質疏鬆,骨密度測試能給我們最準確的答案。但有沒有一些身體的信號來提醒我們骨頭可能變脆了呢?不妨了解以下幾點,趁早覺察身體異常。
一是看走路。俗話說:“坐如鍾,站如鬆。”如果有人走路時東倒西歪,站立時也不穩當,要小心是骨質疏鬆在搗亂。因為骨質疏鬆後,骨骼承重能力下降,就像木頭變朽了,再加上肌肉能力隨之下降,其平衡能力也會隨之下降,於是走路不穩,容易摔跟頭。
二是看指甲。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骨質會流失,引起指甲變軟。
三是看體重。體重的改變會導致骨礦物質密度的變化。更年期體重下降是令人非常煩惱的事情,因為它會帶來骨質丟失。
四是看皮膚。皮膚厚則預示骨骼好。因為鈣參與全身所有組織器官細胞代謝,同時也具有營養皮膚及治療皮膚病的作用,缺鈣會導致骨質疏鬆,同時也會傷及皮膚。
五是看牙齒。人到中年,原本沒有牙病,但牙齒也開始鬆動了,這時你就要注意了。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的狀態也開始走下坡路,骨密度越來越低,導致牙槽骨不堅固,牙槽骨骨質疏鬆就很有可能發生。
六是看後背。脊柱是支持身體的支柱,負重最大,因此發生骨質疏鬆症時,脊柱更容易出現症狀。骨質疏鬆症首先會出現椎體內部的骨小梁破壞、數量減少、負擔能力下降,疏鬆而脆弱的椎體受壓,易導致椎體變形和身高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