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所謂的"以不變應萬變"與生活本身無關,因為生活的不斷變化是理所當然的,如果生活像一潭死水一樣毫無變化的話,那生活也就失去了其為生活的意義。因此,如果你有這樣的特點,對生活沒有太高的要求,對周圍日新月異的變化熟視無睹,然後抱定了自己的老規矩辦事,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與這個時代脫軌了。這樣的你,不僅不能成為一個積極生活的人,反而還會成為一個落伍者,拖著生活的後腿。如果你能夠及時地反省自己,及時地改正自己的這種觀點,那麼能夠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也並不難。可是,如果你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一個落伍者,而且還以此自得,因為自己不隨著社會變化而變化,能夠保持自己獨有的"本色"而沾沾自喜,那麼可想而知,你終將會被社會所淘汰。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要認清社會變化的規律,及時地調整自己,適應社會的變化。我所要規勸你的是,在社會潮流麵前,你應該寧願做一個隨機應變者,而不要去做一個保持"本色"者。入無外財不富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一直以來這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道理"o而且,這個"道理"也常常被一些"聰明人"運用得爐火純青,他們在從事本職工作的同時,可謂是將自己的才智發揮到了極致,以便撈取意外之財。
當然,獲取外財的方法對於不同人來說,也有著不同的手段。也許你手裏有一點技術,對自己的工作收入不太滿意,但是你又不願意離開自己這個收入不能令你滿意的工作,於是你便會想方設法尋求工作以外的收入,以便獲得一些"外財"。
利用工餘時間獲得一點外財,這本身對你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你有這個能力,你完全有理由也有權利證明你的能力,同時也有權利運用你的能力獲得回報。
不過問題是,你是否能夠把握住自己。你對自己的把握將預示著你的工作乃至你的生活甚至你的人格,如果你因為要獲得足夠的外財而影響到你的正常工作,那麼你也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安心工作的人。一旦你因為獲取外財而影響到了你的工作,那麼你就會對自己本來很喜歡的工作產生潛意識的不滿,於是工作的熱情也便會受到影響,你的工作效率自然而然也就大大降低,那麼最終,你很有可能會失去你的工作。
因而,當你希望在工作以外獲得一些外財的時候,一定要慎重選擇。用生病做借口
生病,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可以休息的借口,盡管誰都不願意自己生病,但是生病卻往往又被許多人借用。尤其是那些不願意工作的人,往往會借口自己生病了,便獲得一兩天可以逃避工作的時間,這樣的事,我想幾乎每一個人都碰到過。
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單位和部門,對生了病的人都不會有太嚴厲的要求,因而以生病為借口獲得休息的機會,對許多人來說自然也就成了首選。可是,如果你真的生了病,當然是需要休息的,這本無可厚非,而是也是應該得到允許的。如果隻是為了獲得休息的時間而謊報病情,那就不值了。雖然你也可能一時糊弄住了你的上司,但是若以此為習慣,一旦有了什麼事,便以生病為借口,那麼你的這一生也就在不知不覺之中染上了一種怪病,尤其是有意識地謊稱生病,這就值得考慮了。你要知道,如果你謊稱自己生了病,你必然就要為自己的這個謊言找到證據,這樣一來,本來沒有病的你,也便成了真正的病人,一個心理病人。
如果你是一個清醒的人,應該知道一個人生理上有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七的毛病,一旦這種毛病在你的身上潛伏,那麼你這一生都將無法獲得解脫,將永遠成為它的奴隸,從而不自覺地受它的控製。想想看,到這樣的程度,你會覺得可怕嗎?
所以我要勸你的是,不要總是以生病為借口,如果你想得到假期以便休息,那最好還是走點正路,一個老是說自已有病的人,就算是健康的,最終也會損害自己的健康,從而成了一個真正的病人了。當然,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是一個病人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總有理由為自己開脫
一個人犯了錯誤不要緊,怕就怕犯了錯誤卻不承認錯誤,這是最麻煩的事情。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人,明明他在某件事情上犯了嚴重的錯誤,可是為了推卸責任,他們往往要展示他們自以為是的口才,為自己的錯誤進行一番狡辯,試圖將自己從責任圈中脫出,而將所有的責任都歸罪於他人或其他的客觀原因。這樣的人,也許會有那麼一兩次成功地為自己開脫了責任,可是正是由於這一兩次的成功,便使他們更加認為自己能耐很大,犯任何事都不會有危險,於是他們的膽子會越來越大,犯的錯誤也會隨著膽子的增大而增大,於是他們便一次又一次地尋找理由為自己開脫,直到終於有一天開脫不了了,墜入了無底的深淵而萬劫不複。
其實為自己開脫的最好辦法,就是盡可能不犯錯誤。如果萬一犯了錯誤,那麼也不要想方設法地掩飾,不妨老實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你要知道,你越是想方設法地掩飾自己的錯誤,你的錯誤反而會越發彰顯,這就是所謂的欲蓋彌彰。而在你老老實實地承認錯誤的時候,你會發現別人都並沒有因為你犯了錯誤而輕視你,相反的,大家對你的誠實都會露出欣慰和讚賞來。
總是尋找理由為自己開脫的行為,是一種耍小聰明的行為,而這種耍小聰明的行為注定是不會長久的。因而我建議你,無論在什麼情況之下,還是誠實一些的好。越權決定
誰都希望自己是一個手握重權的人,可是手握重權畢竟不足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的。如果你手中並沒有掌握你所期望達到的權力,而要運用這樣的權力去處置一些你本無權處置的事情,這對你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即使你把事情處理得非常好,也同樣會引起上司的不快。
你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某件事情本來應該由你的上司來完成,而你卻因為他不在或者其他的原因,在沒有得到他認可的情況下悄悄地完成了,你也許會因此得到更高一層領導的讚賞,但是在你的上司的眼裏,你卻會成為一個越權的人,而被越的,恰恰就是你的這位頂頭上司。那麼接下來,你的頂頭上司會認為你目中無他這個上司,會認為你的所作所為已經威脅到他的地位了,因而他會對你"另眼相看",你日後的工作將因此而步履維艱。
處理好這樣的事情並不難,隻要你能夠明白自己的權限就可以了。事實上,你應該明白人都有一個權力心理,如果你認識到這一點,盡可能地積極地配合好你的上司的權力表現,將你的任何決定都讓你的上司了解,並征得他的同意,那麼你在你上司的心目中就是一個懂得尊重他的人,那麼他對你的回報自然而然也就是信任與重視。這樣一來,你的工作將一路綠燈,你的事業也將暢通無阻。
如果你身為一個領導者,那麼你所要做的,就是如何讓你的職員知道你對他們的尊重。盡管你對某件事情已經決定了,也不妨向你的職員征詢一下,這樣就可以讓職員們感覺到你對他們的重視。那麼他們還報於你的,就同樣是信任與尊重。這樣一來,你的工作將得心應手,你的部門也將是一個凝聚力非常強的部門。跟在後麵不吃虧
如果你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遇事總是在前瞻後顧之後才能小心翼翼地去做,不敢創新,更不敢有絲毫的冒險。你所抱持的態度,一直都是"天塌下來讓高個子頂著"、"路上有陷阱讓走在前麵的人先掉下去",別人沒有做過的事,你絕對不會去做,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你也從不會想到去試著走一走。因此,你的心思總是那麼猶豫,你的行為也總是那麼退縮,你那一副甘居人後的性格,會讓很多人瞧不起你,但是你自己卻自得得很。
事實上,對於你來說,有很多次機會都放在你的麵前,如果你稍稍主動一些,就可以抓住這些機會,從而改變你的一生。可是你不會伸出你的手去,雖然那些機會中有一些對你來說是一次絕好的機會,但是你卻習慣性地擔心在這樣的機會中也會隱藏著某些對你不利的因素。因而你不願意去冒這樣的風險,你覺得安於現狀比任何發展都更重要。因而,雖然出現在你麵前的機會眾多,你也不會去珍惜。
像這樣的人,一生中除了不會創造奇跡,別的便一無足處。如果你覺得這樣就可以讓自己十分的滿足,那麼你也就隻能如此了。不過我倒想奉勸你一句,你不妨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找個機會放鬆一下,沒有必要活得那麼緊張,那麼膽怯。你應該讓自己的勇氣強大起來,如果有機會出現在你的麵前,不防抓住一次試試,隻要你用心去對待你所獲得的這次機會,那麼你就會感覺到異樣的愉快。不要猶豫,從現在開始。行蹤不定
一個人如果總是給人一種行蹤不定的感覺,那麼,他在別人的印象裏就會總是像一個虛幻的影子,而缺乏一種真實感。
如果你是一個行蹤不定的人,那麼你在某種事實上,可能是在利用他人給你的自由為自己製造障礙。你因為沒有人給你太多的管製而有些放縱自己,常常在上班時間離崗脫崗,去做一些無人可知的私事,甚至會長時間不見蹤影。你自己認為這是一種得意,可是事實上,別人會因為你的離崗脫崗而增加了負擔。可想而知,當他人因為你而增加了負擔的時候,就會從心底裏對你產生抱怨,而這種報怨最終會導致對你的憤怒。你的安全性會因為這憤怒而受到影響,從而會直接導致你被解除的危險。
你應該清楚,今天的社會是一個競爭相當激烈的社會,那種人浮於事的現象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厭惡,而你的行蹤不定恰好就是人浮於事的一種體現。對於你的表現,你的上司、你的同事都會對你另眼相看,一旦讓他們感覺到你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那你的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而我要提醒你的是,你最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如果你在工作時間裏確實有外出的需要,也要讓你的上司或同事知道你的去向,知道如何能夠及時地找到你。如果你總是給人一種去向不明的感覺,那麼對你隻有害處,沒有益處。一職二用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收入得越多越好,我相信你也是這樣,因為我也是這樣。因而,這也就很難避免地讓那些自認為有能耐的人有了借口,以便在幹著本職工作之餘再幹一份工作,美其名日"副業"或者"第二職業"。
當然,如果你真的隻是利用你的正職工作之餘幹一份工作,去爭取一份額外的收入,這倒也還說得過去。但是問題是,往往有許多人並不是這樣,他們一旦有了第二份工作,就會將第一份工作與第二份工作相比較,謀大利而趨之,反而把真正的正職工作當成了副職,而把"第二職業"當成了自己的正職。這種本末倒置的緣由,就是因為這個"第二職業"相對於他來說不僅工作自由,而且收入較高,因而相比之下,他便更加喜歡自己的"第二職業",從而也會將"第二職業"作為自己的重要工作目的,甚至不惜占用"第一職業"的時間甚至資源。
我們常常會說一些人"不務正業",不管這種評價是否帶有相應的嫉妒心,對於那些在工作時間裏從事自己的"第二職業"的人,還是非常恰當的。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有許多人在自己的正職崗位上很難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因為有許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在左右著你,因此你便在自己的工作之外尋求一個能夠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這是理所當然的。不過你在這樣做的時候,我希望你能夠記住的一點就是,你所從事的"第二職業"最好不要與你的"第一職業"形成衝突,更不能為了獲取更多的個人利益而不惜"借"用"第一職業"的資源,因為這樣做,不僅是不允許的,也是不道德的。正確把握好自己,安排好雙份工作的時間與其他項目,於公於私都是有利的,這就是你必須記住的。默默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