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一座營造和諧、鼓勵進步的“夢樂園”——鄭州市第一中學篇(1 / 3)

8.一座營造和諧、鼓勵進步的“夢樂園”——鄭州市第一中學篇

一、名校名片

鄭州市第一中學(簡稱鄭州一中)之前身可追溯至明代建於鄭州市書院街的天中書院,穿越三百年曆史時空。1949年3月5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將當時的私立明新中學及公立一中、二中、三中合並為鄭州市第一中學,市委宣傳部長漆魯魚兼任校長。1959年學校被確定為“河南省重點中學”,1980年被確定為“河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2004年成為首批被確定為“河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之一,2005年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被評為“全國教育係統先進單位”,2005、2007、2009年在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評選中蟬聯“中國百強中學”。

學校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建設了具有鄭州一中特色的“ST”課程體係,選修課程多元化,教學方法分層次,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注重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和自主精神,最大限度地開發了學生潛能。

經過多年的探索,鄭州一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四三三三”德育工作格局,切實增強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組織古詩文誦讀、讀書征文、演講、辯論等各種比賽,舉辦藝術節、戲劇節、科技節、“一二·九”合唱節等各類大型活動,組建“心泉”文學社、“心韻”詩社、“心繪’’畫社、“心聲”戲劇社、“心弈”棋社、“心弦”樂隊等學生社團(其中《心泉》校刊獲全國優秀校報、校刊獎)。

近十年來,在全國數、理、化、生、計算機學科競賽中,鄭州一中共有720人次獲得省特等獎和一等獎,36人奪得省冠軍,34人進入國際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5人摘取國際奧賽金牌,1人奪得銀牌,為學校乃至祖國爭得了榮譽。

二、中原名校

鄭州一中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不僅僅隻是針對知識性的教育,更多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為學生鋪墊好整個人生。雖然這樣的貢獻是要經過時間的洗禮才能看到的.但是我們可以從一些信息中得到一點答案。

(一)中學裏的“211”和“985”

1993年2月,《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宣布,在21世紀全國要分期分批地辦好100所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重點大學,“211工程”由此而來。1998年5月4日,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江澤民主席提出“我國要有若幹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教育部由此推出“985工程”,重點支持國內部分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後來陸續有39所高校被確定為“985工程”範疇。無巧不成書,中學裏也有個“211”和“985”。2009年,北京大學首度在全國確定了39所中學具有自主生校長實名推薦資格;2005年起,十多家新聞媒體評選中國大陸100所綜合實力最強的中學,兩年一屆,2009年是第三屆。39所和100強,鄭州一中都名列其中。於是,就有了社會大眾口口相傳的中學裏的“211”和“985”之譽。更有人說,何止“985”呢?2007年北京大學首度邀請中學代表參加畢業生典禮,受邀中學全國共計10所,鄭州一中應邀出席。

(二)中學裏的“常青藤”

在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布朗大學、康奈爾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這8所大學被譽為“常青藤”,常青藤大學被作為頂尖名校的代名詞。

在中國,2009年10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簽署了《一流大學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協議書》,這9所高校被譽為中國的“常青藤”。

近年來,鄭州一中的黃林峰(哈佛)、韓思蒙(哈佛)、翟佳(耶魯)、殷皓(賓夕法尼亞)、李夢琪(哥倫比亞)等同學考入美國常青藤盟校攻讀。另有趙亙一同學被斯坦福大學錄取;高陽同學被美國威斯康星一麥迪遜大學錄取,後轉學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郭峙杉同學就讀於美國聖約翰大學;郭子月同學被美國康尼迪學院錄取。還有更多的學生考取了多倫多大學、悉尼大學、滑鐵盧大學、慕尼黑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國際知名學府。鄭州一中的同學在這些高校的出色表現引起了這些學校對鄭州一中的興趣,他們寄來鼓勵學生報考的信函,表達了合作辦學的願望。

2009年5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9所高校的領導齊聚鄭州一中,為鄭州一中60年校慶寄語獻福。

一年四季,鄭州一中校園裏不斷出現著名高校人員的身影。大學校長、長江學者、博導教授來這裏舉辦講座,中科大副校長竇賢康、吉大校長展濤、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委員會委員張統一、原武大校長劉道玉等都曾坐過一中的講堂;高考之前,包括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在內的中國著名高校紛紛在這裏舉行說明會、見麵會、誌願征詢會;高考之後,在參加了河南省招辦舉辦的河南考生報考谘詢會以後,一流大學的招生組還要聯袂在鄭州一中再舉辦一次報考谘詢會專場,專門服務於鄭州一中的考生,沿襲下來,招致了許多聞訊而來的各地學校的考生們。

在國際國內一流大學心中,鄭州一中就是中學裏的“常青藤”。

(三)中學裏的“大學”

在河南,許多關心教育的社會人士;在全國,許多了解鄭州一中的高校領導及招生老師,都有一個共同的看法:鄭州一中的教育像大學的教育。鄭州一中在教育中進行了怎樣的基因改序,使之發生了“像大學”的教育?——是“培養自主精神”這一理念!鄭州一巾為了讓學生在三年生活中浸潤這種精神,製定了“喚醒自主意識,提高自主能力,塑造自主人格”漸進式的教育計劃,在辦學理念、管理機製、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和德育活動等多方麵進行了多維化的創新,精心調製好這壇“泡菜水”。特別提出了“一製三權”思想,即民主集中製下的管理團體的行政權、教學團體的學術權、學生團體的自主權。這一思想首次明確響亮地把學生自主權作為學校管理的一極。

(四)八金一銀楊保中:1992年獲第33屆國際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李林波:1993年獲第24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韓岩:1994年獲第25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陳以昀:1998年獲第30屆國際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張浩煒:2006年獲第7屆亞洲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裴東斐:2006年獲第37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郭兆峰:2008年獲第17屆世界航天模型錦標賽遙控火箭助推模型滑翔機個人冠軍。

李爭達:2009年獲第20屆國際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這枚金牌同時實現了河南省在國際奧賽生物學科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並成功實現了鄭州一中數理化生學科奧賽國際獎牌的大滿貫。

2010年,慕童同學又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人選生物奧賽國家隊,並再獲一枚國際金牌。

2010年,在全國第25屆高中生數學冬令營暨中學數學奧賽決賽中,鄭州一中陳天珩同學以102分的好成績居全國第四名,並進入國家集訓隊,這是河南省有中學生參加數學學科奧賽以來曆史上屆指可數的成績。

截至目前,在生物競賽中,鄭州一中已經連續五年奪得全省冠軍,連續三年奪得全國冠軍。

多年來,在全國奧賽河南省賽區競賽中,鄭州一中每年獲得的一等獎人數都多達50人左右,約占全省總人數的1/3。

十多年來,在全國數、理、化、生、計算機學科競賽中,鄭州一中共有600餘人次獲得省特等獎和一等獎,45人奪得省冠軍,43人進入國際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7人摘取國際奧賽金牌,1人奪得國際銀牌,為學校乃至祖國爭得了榮譽。

鄭州一中連連奪得國際金牌,正像一支軍隊具備了較遠的續航能力的連戰連捷的戰果一樣,久盛不衰顯現其厚重實力和迷人魅力!有教育資深人士指出:一而再地入選國家集訓隊,再而三人選國家代表隊直至取得國際金牌,標誌著一個全國一流頂尖中學的實力!

(五)“值得向全國推廣”

2009年10月28日,國家教育部藝術司楊貴仁司長和專家一行,在河南省教育廳和鄭州市教育局領導的陪同下到鄭州一中進行藝術教育調研。楊貴仁司長一行視察了琴房、樂器室、形體房、美術教室、演播廳和藝術中心,聽看了音樂欣賞、舞蹈欣賞、民樂欣賞課堂,與藝術組教師進行了座談,並聽取了工作彙報。在29日的調研工作總結會上,教育部的專家代表楊司長作了總結發言,對一中的藝術教育工作作了高度評價,說:“鄭州一中的藝術教育工作經驗值得向全國推廣。”鄭州一中的藝術教育工作有三點可貴之處:一是國家課程中的藝術教育科目和其他校本選修課程,如“攝影藝術”、“舞蹈欣賞”、“心理健康”、“嗓音訓練”等都運行成熟,真正是課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應付檢查的課程表上的虛擬科目;二是成為了符合學生生命舒展、身心發展的元素,而不是在為素質教育作秀;三是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學生包括應試能力在內的綜合能力;取得了社會的認可和放行,確保了素質教育的健康推進。

三、營造中學生的“夢樂園”

學校是什麼?學校是生產利潤的機構?學校是標準化加工的流水作業線工廠?也或許學校是進入高校的入場券發放點?是這些嗎?不是,都不是。學校是激發和修複學生學習欲望與快樂的地方。鄭州一中不以追求具體知識為終極目的,而是把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需求當做最大目標。

有這樣一句話,“當離開學校之後,除掉忘記的許多東西,正在留下來的就是教育的素質。”學校教育給予學生的知識,是學生走上更高學府的基礎。但是,學校真正留給學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是對他們品質和心田的滋潤。

那麼,鄭州一中是如何修複了學生的學習欲望的呢?

(一)“海闊天高,魚躍鳥飛竹——鄭州一中的教育理想

鄭州市第一中學的教育理想是創造一種深遠廣袤的時空,使具有不同智能、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和出身的學生都享受生命的自由生長,使之在將來的社會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長期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鄭州一中站在時代的潮頭,確立了“海闊天高,魚躍鳥飛”的教育理想。“海闊天高”,就是要學校為學生充分創造自由、自主的空間和舞台;“魚躍鳥飛”,就是要學生實現生命的舒展,潛能的釋放,自由、自主地成長、成才、成功,讓學生身心滋潤生長,讓學生靈魂永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