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觀點真前衛(1 / 1)

106.觀點真前衛

山杉市要組織一次人體保健知識方麵的論文征集評獎活動,歡迎國內外學者積極參加。通知發出後,一位年輕的科技工作者張敏,將自己平日撰寫準備發表的一篇<生活習慣與人體健康》論文寄去參加征文活動。文中很多觀點與傳統的學術見解不同,甚至相反。組委會收到論文後,幾位專家評委先看了作者的資曆,然後對文章稍作瀏覽,就議論說:

“一個毛孩子,不過是個本科學曆,讀了幾天書就不知天高地厚,找不著北,把老一代的學者都不放在眼裏,觀點完全是無稽之談。”一致認為沒資格推薦參與評獎,並函告張敏。

不一日,張敏大學時的老師,現任西方A國生命科學學會會長的楊明教授從國外歸來,專程到山杉市來看望他的得意門生,得知他的論文被評獎委員會“判罰出場”時,楊教授憑著他平日對自己學生的了解,斷定張敏的論文不至於低到連評獎推薦資格都沒有的水平。他要過論文稿仔細閱讀,然後照著論文答辯的方式問了張敏一些問題,認為是一篇很有獨到見解的好論文,鼓勵學生再投,張敏覺得再投不妥,也就婉言謝絕了。

“如果你不介意的話,以我和你師生二人的名義投稿參加評獎活動如何。”楊教授沉思了片刻,十分誠懇地向學生提議。

張敏自然知道恩師提攜他的美意,當然求之不得。於是論文內容一字未改,隻是將題目《生活習慣與人體健康》改為《人體健康與生活習慣》,將中文改成英文,作者欄目中加了“楊明,A國生命科學學會會長,A國某某大學教授”,張敏的名字則改用了他平日發表文章的筆名:敏敏。

論文到了評委們的手中,他們習慣地先看作者是誰。當看到楊教授的頭銜,自然是十二萬分的敬意,一個個虔誠地讀完了全文。個個讚歎:觀點真前衛,不愧為生命科學學會會長,評獎委員會一致通過:《人體健康與生活習慣》一文評為特等獎。

後記

我的習作,也是處女作——《花池夜話》付印出版了。

文學創作畢竟是件十分艱苦而困難的事,更何況我不是“科班”出身的“正規軍”。說心裏話,直到現在我仍沒有把這本小冊子的寫作過程完全定位於文學創作,隻覺得是和讀者談談心,交流一位六十歲的老人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

長期從事機關工作的我,所見所聞也大都局限於此,算得上是真正的孤陋寡聞。知識缺乏和社會活動的局限性使故事少有新意,當是每位讀者的第一感覺。然而更令本人不滿意的是由於長期與公文打交道,語言的貧乏和“官腔”痕跡隨處可見,文字、邏輯和常識上的錯誤亦在所難免,敬請尊敬的讀者在原諒之餘,慷慨賜教,本人不勝感謝!

本書在整個寫作、出版過程中得到了同事、朋友和家人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