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看不見的愛(1 / 3)

第一輯 看不見的愛

當我們用“哇哇哇”的啼哭聲來慶祝我們誕生的那一天起,我們就注定離不開父母那脈脈深情和緊緊關注的雙眼。我們每一個人的腦海裏都會有父母在晚飯時焦急地等待我們回來的情景,有父母為我們的摔倒而慌張無措地翻藥箱的身影,還有父母為我們的無知犯錯而留下的歎息聲和眼淚……父母總會在我們的身邊,用他們的愛,守護著我們。隻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就會發現,父母的愛就像一朵朵花兒,將我們圍繞在花壇中央。

在父親的背上看風景

在母親的懷裏安然入眠

握著充滿親情的手散步

被看不見的溫暖包圍

我想那就是

被嗬護的幸福

父親

一幾四八年,在一艘橫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親帶著他的小女兒,去和在美國的妻子會合。

一天早上,父親正在艙裏用腰刀削蘋果,船卻突然劇烈地搖晃起來,父親不慎摔倒時,刀子紮在他胸門。人全身都在顫,嘴唇瞬間烏青。

六歲的女兒被父親瞬間的變化嚇壞了,尖叫著撲過來想要扶他,父親卻微笑著推開女兒的手:“沒事,隻是摔了一跤。”然後輕輕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來,不引入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鋒上的血跡。

以後三天,父親照常每晚為女兒唱搖籃曲,清晨替她係好美麗的蝴蝶結,帶她去看大海的蔚藍。仿佛一一切如常,而小女兒尚不能注意到父親每一分鍾都比上一分鍾更衰弱、蒼白,他遠眺海平線的眼光是那樣憂傷。

抵達的前夜,父親來到女兒身邊,對女兒說:“明天見到媽媽的時候,請告訴媽媽,我愛她。”

女兒不解地問:“可是明天就要見到她了,你為什麼不自己告訴她呢?”

他笑_廠,俯身在女兒額上深深留下一個吻。

船到紐約港了,女兒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裏認出母親,她喊道:“媽媽!媽媽!”就在這時,周圍忽然一片驚呼,女兒一回頭,看見父親已經仰麵倒下,胸口血如井噴,霎時間染紅了整片天空…

屍解的結果讓所有人驚呆了:那把刀無比精確地洞穿了他的心髒,他卻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察覺。唯一可能的解釋是因為創口太小,使得被切斷的心肌依原樣貼在一起,維持了三天的供血。

這是醫學史上罕見的奇跡。醫學會議上,有人說要稱它為大西洋的奇跡,有人建議以死者的名字命名,還有人說要叫大神跡…

“夠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醫生,須發俱白,皺紋裏滿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聲大喝,然後一字一頓地說,“這個奇跡的名字,叫父親。

文/葉傾城

小男孩的心願

十二歲的魯本足加拿大某地的一個小學生.這天他從一家商店經過時,櫥窗裏的一一件商品使他怦然心動.、可對這個孩子來說,這件標價“加元的東西實在是太貴了,因為這筆錢相當於他們全家人一周的開支。

雖說眼下自己一義不名,叮魯本仍推開這家商店的門走了進去,說:“我想買櫥窗內的那件商晶,不過,我現在沒有錢,請您先別賣,給我留著好嗎?”

“行,、”店主微笑著對他說。

魯本很有禮貌地告別店主,走出了商店。

他走著走著,突然從旁邊一條小巷子裏傳來一陣敲打釘子的聲音。魯本尋聲朝施工場地走去。當地居民正在蓋自己的住房,他們每用完一小麻袋釘子,就順手把裝釘子的麻袋給扔了。他早就聽說有家工廠回收這種袋子,於足,他從這個工地撿了兩條拿去賣了。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小於裏一直緊緊拿著兩枚五分硬幣,生怕掉了。

魯本把兩枚硬幣放住鐵盒單,藏在他家糧倉內的十草垛底下。

吃晚飯時,魯本走進廚房。父親正在補綴漁網,母親已經擺好飯菜.母親雖然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洗農做飯,耕地種菜,還得抽空兒給羊擠奶,可她總是樂嗬嗬的。

每天下午放學,魯本總是先做家庭作業,再幹完母親交給他的家務活兒,然後一日不輟地到大街小巷去撿裝釘子的麻袋。盡管不時受到饑寒困乏的折磨,可小魯本依舊日複一日地走街串巷撿麻袋,因為購買櫥窗內那件商品的強烈願望始終激勵著他,賦予他勇氣和力量。

第二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他把藏在糧倉草垛底下的小鐵盒取出來,用發抖的手小心地將裏麵的硬幣倒出來,仔細數了一遍,仍不放心,又認真數了一遍。哇,隻差二十分就湊夠五加元啦!於是,他祈禱上帝保佑自己傍晚前能撿到對他來說至關重要的四條麻袋。隨後,他把裝錢的鐵盒兒藏好,急匆匆地去尋找麻袋。夕陽逐漸沉時,他一溜煙兒趕到那家工廠。此時,負責回收麻袋的人正準備關閉廠門。魯本心急火燎地衝他喊道:“先生,請您先別關門!”那人轉過身來,對髒兮兮汗淋淋的小魯本說:“明天再來吧,孩子!”“求求您啦,我今天說什麼也得把這四個麻袋賣掉——我求求您啦!”耳聞孩子顫抖的哀求聲,目睹孩子滿含淚水的雙眼,這個人不禁動了惻隱之心。

“你幹嗎這麼急著要錢?”大人好奇地問。

“這是一個秘密,對不起,不能告訴您!”魯本不肯泄露天機。

拿到四枚五分硬幣後,魯本含糊不清地向回收麻袋的人道了一聲謝,便飛也似的跑回糧倉,取出鐵盒兒,繼而又拚盡全力,飛跑到那家商店,二話沒說,便把一百枚五分硬幣倒在櫃台上。

魯本汗流浹背地跑回家,撞開房門,衝了進去。“到這兒一下,媽媽,請您趕快過來這兒一下!”他扯著嗓子朝正在收拾廚房的母親喊道。母親剛一走到他的眼前,他便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用一年多的心血換來的珍寶放在媽媽的手裏。媽媽輕輕打開包裝紙,裏麵包著一個藍天鵝絨首飾盒,盒內放著一枚心形胸針,上麵鑲著兩個燦爛炫目的鍍金大字“媽媽”。看到兒子在母親節——五月第二個星期天——送給自己如此貴重的禮物,除了結婚戒指外沒有任何貴重禮物的她熱淚奪眶而出,一把將兒子緊緊摟在懷裏……

抬起頭來做人

那一年,那個小男孩,不過八九歲。一天,他拿著一張籌款卡回家,很認真地對媽媽說:“學校要籌款,每個學生都要叫人捐錢。”

對小孩子來說,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長。

小男孩的媽媽取出錢,交給他,然後在捐款卡上簽名。小男孩靜靜地看著媽媽簽名,想說什麼,卻沒有開口。媽媽注意到了,問他:“怎麼啦?”

小男孩低著頭說:“昨天,同學們把籌款卡交給老師時,捐的都是一百塊、五十塊。”

小男孩就讀的是當地著名的“貴族學校”,校門外,每天都有小轎車等侯放學的學生。小男孩的班級是排在全年級最前麵的。班上的同學,不是家裏捐獻較多,就是成績較好,當然,小男孩不屬於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說,不是想和同學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認真對待老師交代的功課,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課”做好。況且,學校還舉行班級籌款比賽,他的班已領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媽媽把小男孩的頭托起來說:“不要低頭,要知道,你同學的家庭背景,非富即貴。我們必須量力而為,我們所捐的五塊錢,其實比他們的五百塊還要多。你是學生,隻要以自己的品學盡力為校爭光,就是對學校最好的貢獻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頭,從座位走出去,把籌款卡交給老師。當老師在班上宣讀每位同學的籌款成績時,小男孩還是抬起頭來。自此以後,小男孩在達官貴人、富賈豪紳的麵前,一直抬起頭來做人。‘媽媽說的那番話,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裏。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麵臨由金錢來估量人的“成績”的無言教育。非常幸運,就在這一次,他學習到“捐”的意義,以及別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

駭世親情

一天半夜,一場特大的泥石流吞沒了熟睡的小山村。天亮時分,救援人員趕到,小山村已夷為平地,全村無一人幸免於難。突然,有人驚叫:“下麵有聲音!”大夥兒跑來一看,一問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僅剩下一個屋頂。

救援人員刨開泥土,掀開屋頂,隻見屋裏傘被泥沙填滿,唯獨房梁下還有小小的一點空隙,一個赤裸裸的小女孩兒一動不動地蜷縮著,看樣子還不到兩歲。救援人員趕緊將她抱出來,她卻死活不肯離開,指著小屋哭出了聲:¨媽——”順著小女孩兒手指看去,在她蜷縮過的泥沙處,隱隱約約露出一雙泥手,十個手指。有人驚叫:“下麵還有人!”頓時,救援人員以那雙手為中心,沿著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不一會兒,眼前出現了一幅驚心動魄的畫麵:一個半身赤裸的女人,個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勢,雙手高高舉過頭頂,像一尊舉重運動員的雕塑…..

這女人竟是一個盲人!她被挖出來時已經僵硬了。小女孩兒還不肯走,指著刨出的泥坑,又哭喊出一聲:“爹——”天哪,難道下麵有人?大夥兒立刻繼續往下刨,就在女人腳下,又刨出了一個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揚屹立,身子直挺,雙肩高高聳起……這男人也是一個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