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在火車上(1 / 2)

臥鋪車廂裏,坐車的人大多分成了三類:一些人埋頭看手機;一些人在聊天;還有一些人從上車就蒙在被子裏睡覺,而我卻望著窗外發呆。實在是沒事兒,就把包裏帶的書找出來看。書買了很久,家裏的環境是舒適的,可心是浮躁的,根本靜不下心來閱讀,反而在嘈雜的火車上還能認真的讀上幾頁文字。

?? 三毛對米夏寫到:即使旅行,也大半平凡歲月罷了。如果期待的太多,那就不好了啊。反複讀著這句話,聯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這些文字給了我一些啟發和感慨,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吧,就算是愛情,大多也是平凡歲月。可我又不是很理解,並不能切身體會作者寫這些文字時的心境。

一直以來,我都有兩個夢想,一個便是關於旅行。尤其是對另一個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想要竭盡全力去實現的,就隻有旅行這個夢想了。

封閉的空間裏飄來了一股方便麵的味道,濃鬱的香味,迫使我抬起了頭,想尋找氣味的來源。

就在此時,坐在我對麵的年輕男子,開口和我說話了,我隻好用手壓著書,微笑的看著他,準確的說,是看著他手臂上密密麻麻的紋身。就像一根藤蔓,從他黝黑的手背上生長出來,纏繞著胳膊,一直往上爬,最後消失在了被白色布料遮住了的肩膀上。

他說:“你去桂林嗎?去旅遊?”

我對此紋身心懷畏懼,便不敢說真話:“是去找朋友。”

“看你一個人,是去找男朋友的吧。”他笑著,很誇張的把濃黑的眉毛往上揚,這個動作顯得他為人輕佻,又很自負,他非常肯定他的說法是正確的。

“嗯。”我點了點頭。

我不太擅長撒謊,撒謊時就會臉紅心跳,大腦反應遲鈍,就連身體也會隨之變的十分僵硬。即使不撒謊,每當有不熟悉的人在場,我也會異常安靜。家人和朋友把這一切歸結為性格內向。可是我不喜歡他們這麼草率的用內向這個詞語來概括一個人,這太過於表麵。他們不知道,其實是我太容易緊張的原故。我更願意用星座、血型這些東西來解釋為什麼容易緊張。後來,在一本心理學書上,我找到了答案。心理學說,那是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表現。我希望自己也像其他人一樣,可以幽默風趣,侃侃而談。可我不知道該怎樣找到自信和安全感。我甚至都不知道該怎樣才能找回快樂了。我的快樂時光,在成年後就越來越少,直到不久前,徹底失去了它。

對麵男子繼續問:“你是做什麼的?”

火車長鳴一聲,衝進了黑暗的隧道。光線忽然變暗,如同發出了一個信號,使原本都在交談的乘客們,就在同一秒,在陽光消失的那個瞬間,談話聲戛然而止。吵鬧的車廂就在那麼一瞬間,陷入了極度安靜中。

這一瞬間的時間,不過一秒,一秒鍾能做什麼呢?眨一下眼睛是一秒,動一下手指也是一秒。事實證明人們並不能做什麼。可是,在我的腦子裏,在這一刹那,已經回到了過去種種。就在一個月前,我還是一位小學老師。在周一至周五的早晨,又或者是中午。我經過操場,一直走到樓房裏的辦公室。校園裏,到處都是嬉戲玩耍的孩子。有些孩子會偷瞄著我,那是我的學生,他們會朝著我跑過來,脖子上的紅領巾飛揚著,稚嫩的臉上眉眼彎彎,露出了羞澀純真的笑容,他們會彎下腰,禮貌的喊一聲:“老師好。”他們清脆的聲音,比溪水還要好聽。這是一幅讓人欣慰的畫麵,我本該感到知足的。孩子們是快樂的小天使,都說快樂是會傳染的,可是隨著日子越來越久,我對快樂的免疫力就越來越強,漸漸的,我好像成了快樂的絕緣體,身在天堂,卻感覺在煉獄,無論如何,也不能發出爽快的笑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