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天才兒童文學家謝爾·希爾弗斯坦畫了一幅名為《缺失的一角》’( The Missing Piece)的寓言畫,畫中講述了一個圓尋找自己缺失的一角的故事。由於缺了一角,圓總是很不快樂,於是,他動身去尋找那失落的一角。它.唱著唱著歌向前滾動,其間有苦有樂。它因為缺了一角,不能滾得太快,所以它會
終於,它找到了恰到好處的一角,太合適了!它高興極了。因為再也不缺
一角了,所以它滾得很快,越滾越快,快得都不能停下來了,它不能和小蟲說
說話,也不能聞聞花香,蝴蝶也站不到它頭上了……它累了,於是輕輕把那一
角放下了,從容地向前滾動著……
我們每個人都是缺少了一角的,那缺失的一角,也許不夠可愛,但那也是
,仁命的一部分,我們要正視它的存在。正因為我們缺失了那一角,我們必須去
認識、去找尋、去完善,那樣才會豐富多彩。如果我們牛下來就很完美,沒有
缺失。一角,那我們還真的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發展、怎麼完善,那我們的一生
都不會有什麼太大改變,也就沒有多彩的人生了
曾長期擔任菲律賓外長的羅慕洛身高隻有163厘米,他也曾像其他人一樣,
常常為自己的個子低矮而自慚形穢。他甚至穿過高跟鞋,但這種方式隻能令他
心裏不舒服。他感到那是在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於是便把高跟鞋徹底扔掉。然
而,也正是身材矮小促使他走向了成功。因而他說:“我願下輩子還做矮人o"
1935年,羅慕洛應邀到聖母大學接受榮譽學位,並且發表演講。同一天,
高大的羅斯福也是演講人之一o事後,羅斯福含笑對羅慕洛說:“你搶了美國總
統的風頭”o
1945年,聯合國成立大會在舊金山舉行。羅慕洛以無足輕重的菲律賓代表
團團長的身份應邀發表演說。講台幾乎和他同樣高,等大家都安靜下來,羅慕
洛莊嚴地說:“我們就把這個會場當作最後的戰場吧o"這時,全場陷入了靜
默,接著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最後,他以“維護尊嚴、言辭和思想比槍炮
更有力量……惟一牢不可破的防線是互助互諒的防線”結束了這次演講,全場
掌聲久久不息。
事後,他分析道:“如果是高個子講這些話,聽眾可能禮貌地鼓一下掌,但
菲律賓那時離獨立還有一年,自己又是矮子,由我來說,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
效果o"
是從那時起,小小的菲律賓國家就開始在聯合國中被各國當做很有資格 一一
.
的國家了。也正是從那時起,羅慕洛認識到了矮個子比高個子更有著某方麵的天賦。矮個子起初總被人輕視,但一旦爆發,就會一鳴驚人。
無論你存在哪種缺陷,無論你是否完美,當你處在人生的低穀,因自己某方麵的缺陷而自卑時,不妨對自己說:“相信自己明天就會有所作為!因為,殘缺並不是一種遺憾,而是一種耐人尋味的美。你會突破殘缺的障礙,讓你的生命迸發出更為強烈的反響。背對陽光,看到的隻能是你的影子
很多事件,你站在不同的角度便會有不同的看法。與其愁苦自怨,倒不如換個角度,轉變一下心情。正麵的思想帶來積極的效果,負麵的思想帶來消極的效果,你選擇哪一種呢?
事情的“好”與“壞”,多數情況下取決於我們看待它的角度。背對陽光,看到的隻能是你的影子。
有一位著名的國畫家俞仲林擅長畫牡丹。有一次,某人慕名買了一幅他親手所繪的牡丹,回去以後很高興地掛在客廳的牆上。
此人的·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為這朵花沒有畫完全,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貴,缺了一角,豈不是“富貴不全”嗎?
此人一看也大為吃驚,認為牡丹缺了一邊總是不妥,拿回去預備請俞仲林重畫一幅,,俞氏聽了他的理由,靈機一動,告訴這個買主,牡丹代表富貴,缺了一邊,小就是“富貴無邊”嗎?
那人聽j,俞氏的解釋,高高興興地捧著畫回去了。
同樣·件事情,隻因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認知。我們凡事應多往好處想,就能少生煩惱、苦悶,而多些喜樂、平安了。
即使是在同樣的境遇、同樣的環境中成長的人,有人幸福,有人則不幸。為什麼?
所謂幸與不幸,其實都是人自己的看法而已。你覺得他很可憐,可是他本人卻覺得很幸福也說不一定。·28·
總之,幸與不幸其實隻是想法上的問題。一般說來,感到幸福的人,通常都以一種樂觀的態度來麵對事物。相反的,感到不幸的人通常都抱著悲觀的態度。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沒辦法把事情往好的方麵想呢?隻要你把想法稍微轉換一下,人生就會是一片海闊天空。有些人是因為有心理障礙,譬如說,年紀輕輕就禿了頭,所以不喜歡到人前去。結果他們就會變得毫無幹勁,到頭來凡事都往壞的方麵想。
想要改善這種情況,首先,你必須讓自己知道,別人並沒有像你所想象的一樣在意。對於你的禿頂,也許剛開始他們會覺得有些驚訝,可是不久之後,他們就不會再特別地去注意它了。如果你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這一點,那麼想要改變自己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一位心理醫生曾遇到這樣一件事。他接待了一位患者,這是一名建築一工人,幹這一·行已經許多年了,為曼哈頓的摩天大樓出了不少力。
但是,他卻沒有任何成就感,相反,他恨自己,有時甚至想從建築工地的高樓上跳下去一死了之。
為了幫助他,醫生詢問他過去的生活。
他說,他這一生總有擺脫不了的煩惱。小時候上學,老師說他傻,說他就是塊傻料。他忘不了那句話,從那以後,他一直恨自己。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好幾門功課不及格.最後終於逃學了。從此,他認為自己就是失敗者。
確切地說,這是矛盾的,因為事實上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在建築業蕭條的時候當上了建築工人,而且幹了好長一段時間。他當過兵,打過仗,後來結了婚,現在有五個孩子。他的長女在讀大學,曾向他介紹過這位醫生寫的書。他因此來找這位醫生,希望能得到些幫助。
“你應該這樣對待自己,”醫生說,“你是失敗過,可你為什麼就不能有失敗呢?每個人都會有失敗,但你應該走出過去失敗的陰影,看到自己的成功,看一看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這些年來,你工作穩定。你已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也結了婚,有了五個孩子,五個孩子快長大成人了。女兒又上了大學,你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支持他們,看到他們成長,你想這不是成功又是什麼?”
他臉上掠過一絲微笑,“我從來沒有那麼想過。”他說。
“別再依依不舍這些失敗了。”這位醫生說,
“你已經成功了,想想這些成功吧。這樣,你就會知道什麼叫享受,你就會·29·
一位職業婦女因為自己的鼻子有些缺陷,所以,她對於喜歡的異性,一直 無法表達出真正的感覺。
有·天她下定決心,決定去做整容手術。從此,她一掃過去灰暗的形象, 變得開朗,並且還經常受到男士們的矚目,終於,她找到了理想的對象,並且 結了婚。
婚後,她告訴先生她曾去動過整容手術,可是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她的先 生根本就沒有把她的鼻子當過一回事,於是她就追問,為什麼在她動過手術之 後他才來和她交往呢?而她所得到的答案是,因為她變開朗了,所以就讓人感 到容易親近。
在這個例子當中,女主角一直認為自己交不到男朋友是因為她鼻子的關係, 然而事實上,別人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她鼻子的缺陷。
如果你對自己有所謂的心理障礙,其實就像這位女主角一樣,一切都想得 太多了。因為你自以為是問題的地方,對別人而言可能根本就不是問題。
也許,你會覺得要改變自己的性格並不是那麼簡單。這時候,你不妨從模 仿你所羨慕的人開始,也就是以套公式的方法來改變自己的性格。
當然套公式隻不過是一個開始而已,最終目的還是要你打破那個框框,走 出屬於自己的風格來。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一點,那就太好了。那些在工作上表 現得相當傑出的上班族,其實有一大半都是這種類型的人。
最後,再給大家講一則寓言故事,希望你能記住它,並在今後的生活中給 你以幫助。
兩個水桶一同被吊在井口上。
其中一個水桶對另一個說:“你看起來似乎悶悶不樂,有什麼不愉快的事 嗎?”
“唉,”另一個回答:“我常在想,這真是一場徒勞,好沒意思。常常是這 樣,才重新裝滿,隨即又空著F來。”
“啊,原來足這樣。”第一個水桶說:“我倒不覺得如此。我一直是這
我們空空的來,裝得滿滿的回去!”·30·也須從小事做起
美國一家著名的牙膏公司有一位小職員,每次他給客戶開票據、投寄信函乃至自己個人消費簽發支票、簽收郵件時,每次總在自己的簽名下方寫上公司的名字和“每支兩美元”的字樣。他因而被同事們戲稱為“每支兩美元先生”,他的真名反倒沒有人叫了。
公司的董事長知道這件事後,感到很奇怪:“居然有職員能從這麼小的事情人手,努力宣揚公司的聲譽,我可要見見他。”於是,他邀請這位小職員一起共進午餐。他們談得很投機,不久之後,小職員得到了提拔,並一步步成為高級職員,後來董事長因為年老而卸任時,便推薦小職員做了他的繼承者。
小職員做的事情誰都可以做到,但隻有他一個人去做了,而且堅定不移,樂此不疲。嘲笑他的人裏頭不乏才華、能力在他之上的,但他們不屑於去做。也許有人認為這純屬偶然,可是,又有誰敢說偶然之中不包含著必然呢?
小職員的故事讓人想起中國古代一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東漢有,一少年名陳蕃,獨居一室而齷齪不堪。他父親的朋友薛勤批評他,問他為何不打掃幹淨來迎接賓客。他回答說:“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駁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陳蕃不願意打掃自己的屋子,因為,他認為那樣的小事不值得自己去做。胸懷大誌,欲“掃除天下”固然可貴,然而卻不一定要以不掃屋來作為“棄燕雀之小誌,慕鴻鵠以高翔”的表現。
正所謂“集腋成裘,集沙成塔”o凡事總是由小至大,必須按一定的步驟程序去做。《詩經·大雅》的《思齊》篇中也有“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禦於家邦”之語,意思就是先給自己的妻子做榜樣,推廣到兄弟,再進一步治理好一家一國。試想,一個不願掃屋的人,當他著手辦一件大事時,他必然會忽視它的初始環節和基礎步驟。因為這對於他來說也不過是掃屋之類。於是,..J這,事業便如同一·座沒有打好地基的建築一樣,華而小實,連三四級地震也經不起
好運居然也能“製造”?乍一一聽來,一一定會讓人感到驚奇,甚至讓人難以置信。然而,事實正是如此,許多有成就的人之所以能成功地與幸運結緣,也都足他們自己·手製造的。其實,製造好運並不需要什麼特殊的方法,首先就是一個“恒”字,即持之以恒地朝著一個既定的目標去奮鬥,失敗了,就勇敢地站起來繼續往前走。
美國前總統林肯就是善於為自己“製造’’好運的人。
林肯總統1809年出生在美國的移民區,他的父母都沒有受過教育,家裏也相當貧窮。為了尋找更好的土地,林肯的父親帶著家人,每隔幾年就要遷移到一個新地去。因此,林肯小時候無法上學,就在家幫助父親建築小術屋、開墾森林。在他20歲以前,他隻進過一兩次城。
到了2l歲時,林肯好不容易才離開一個叫新塞萊姆的小村莊,跟一個叫歐化特的男人一起經營一家雜貨店。可是,生意並不是很順利,不久小店就關門了,而且欠一下了很多債務。
這可以說是林肯-生中第一次大失敗,同時,這件事也成為對人生抱諷刺性看法的人的反證,他們一定認為: “願望不一定會如願以償的。”他們會認為:“連一家小小的雜貨店都不能好好經營,又怎能治理一個國家呢?”但事實七,林肯後來卻成了美國的總統, -.連串的好運也接踵而至。
你如果心中夢想完成什麼事,卻被人取笑為“你這個人連這麼一點小事都做不對,還敢夢想那麼偉人的事?”這時,你不必氣餒。你可以對他們說:“雖然我失敗了,可是,我學會了做各種事,比起一切很順利的你更聰明.,”如果對方說:“如果隻是一兩次的失敗,或許還有可能挽回,可是我看到你已經失敗了三次以上。”你可以回答說:“那就證明,我已學會了別人的三倍。"這的確如果有人想坐在那裏幹等幸運女神的光顧,那隻能是守株待兔,癡人說夢。
經過了一番努力之後,他成為惠格黨推出來的州議員選舉候選人,可是結果落選了。雖然林肯在當地認識的人很多,但是從整個州來說,林肯可以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物,所以他的落選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落選之後,為生活所迫,林肯什麼工作都做過。他曾在製粉廠工作過,也在農場幫過忙,幾乎可以說任何事情都嚐試過。
但iE是由於這種種的失敗,林肯的意願才湧現出來:他不再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而“成為怎樣的政治家,要做怎樣的事”這種發自內心的願望的輪廓也愈來愈清楚地顯現了。可以說,為了達成願望的必要條件都已準備好了。
就這樣,為了當前的生活,一麵做事,一麵積極培養自己成為有修養的政治家的林肯,在下一次的選舉中,又獲得提名,結果順利當選了。後來成為伊利諾伊州的議員,同時他又開始研讀法律。雖然剛開始是以安定生活為目的,但是也是為了擁有真正的政治家的修養與見識而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