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好活著就是希望(3 / 3)

發明家愛迪生也是奉行這個法則的偉人,同時也是一個堅毅、積極的思考者。他的兒子查爾斯·愛迪生在任新澤西州的州長時,曾講述了有關他父親的一段精彩的故事。

1914年1 2月9 日的晚上,西橘城規模龐大的愛迪生工廠遭大火,工廠幾乎全毀了。那一晚,老愛迪生損失了200萬美元,他的許多精心的研究也付之一一炬。更令人傷痛的是,他的工廠保險投資很少,每一塊錢隻保了一角錢,因為那些廠‘房足鋼筋水泥所造,當時人們認為那是可以防火的。

查爾斯·愛迪生當時24歲,他的父親已經67歲。當小愛迪生緊張地跑來跑去找他的父親時,他發現父親站在火場附近,滿麵通紅,滿頭白發在寒風巾飄揚。查爾斯說:“我的心情很悲痛,他已經不再年輕,所有的心血卻毀於..旦。可是他一看到我卻大叫:‘查爾斯,你媽呢?’我說:‘我不知道。,他義在11q:‘快去找找,立刻找她來,她這一生不可能再看到這種場麵了。…

第二天一早,老愛迪生走過火場,看著所有的希望和夢想毀於…且的工廠‘,卻說:“這場火災絕對有價值。我們所有的過錯,都隨著火災而毀滅。感謝上帝,我們可以從頭做起。”三周後,也就是那場大火之後的第21天,他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留聲機。

由此,我們可以領悟到:愛迪生之能夠成為偉大的發明家,不僅僅是因為他有過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毅力,更重要的還在於他麵對失敗、困境的積極態度。他總是抓住困境的“刀柄”,讓它為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服務。

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準確地把握住“刀柄”,但我們起碼應學會如何 避免“刀刃"的傷害。

首先,我們應當學會在困境麵前冷靜下來,沉著思考,要以平和的心境來看待全局,然後,一步接一步,有係統地剖析它的形成原因,以及不利和有利兩方麵的影響。當然,最重要的,還需要以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失敗和困境,冷靜地接受現實,然後不懈地努力。隻有這樣,在避免傷害的同時,才能擁有握住“刀柄”的機會,也才能在利用困境這一人生途徑上邁開步伐。其實你已經非常幸運

有人曾經問雷伯克,當他毫無希望地迷失在太平洋裏,和他的同伴在救生筏上漂流了21天之久時,他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什麼?“我從那次經曆中所學到的最重要一課是,”他說,“如果你有足夠多的新鮮的水可以喝,有足夠的食物可以吃,就絕不要再抱怨任何事情。”

曾經有一篇報道,講到一個士兵在戰爭中受了傷,喉部被碎彈片擊中,輸了7次血。他寫了一張紙條給他的醫生,問道:“我能活下去嗎?”醫生回答說:“可以的”。他又寫了一張紙條問道: ¨我還能不能說話?”醫生又回答他說:“可以的”。然後他再寫了一張紙條說:“那我還擔什麼鬼心!”

你何不也馬上停下來對自己說:“那我還擔什麼鬼心。珍惜所擁有的.漠視所失去的和得不到的。”

你很可能發現自己所擔心的事情,比起上述兩例來,實在是很微不足道的,那麼,我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還有什麼不快樂呢?

在生活當中,我們大概有90%的事情是做的對的,隻有10%的事情,是錯的。如果我們要快樂,我們所應該做的,就是集中精力在那90%對的事情上,而不要理會那IO%的錯誤。如果我們想要擔憂,想要難過,想要患上疾病,我們隻要集中精力去想那IO%的錯事,而不去管那90%的好事。

英國有很多教堂裏都刻著“多想、多感激”,這兩句話也應該銘刻在我們的心上。“多想、多感激”,想所有我們值得感激的事,為我們所得到的一切而感謝所有的人。

我們每一天,每個小時,都能得到“快樂醫生”的免費服務,隻要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自身所擁有的那麼多令人難以置信的財富上,那些財富遠遠超過阿裏巴巴的珍寶。你願意把你的兩隻眼睛賣一億美金嗎?你肯把你的兩條腿賣多少錢呢?還有你的兩隻手,你的家庭。把你所有的資產加在一起,你就會發現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是如此珍貴,你絕不會願意把它們賣掉,即使把洛克菲勒、福特和摩根三個家族所擁有的財富都加在一起也不賣。

可是,我們平常能否意識到這些呢?啊,不能的。就像叔本華說的:“我們很少想到我們已經擁有的,而總是想到我們所沒有的”o

快樂原來是如此簡單,我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想想那些生活在困苦中的人們吧,你就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幸福;想想那些躺在病床上的人們吧,你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健康……那麼,我們還有什麼值得不快樂的事情呢.樂觀地接受命運的挑戰

所謂樂觀,就是在最糟的情況下選擇最好的結果。

傑瑞是一家飯店的經理,他的口頭禪是:“我快樂無比!’’他熱情洋溢的個性對員工們有著非同一般的凝聚力與號召力。

有人問他為什麼如此樂觀,他說:“每天早上,我一醒來就對自己說,傑瑞,你今天有兩種選擇,你可以選擇心情愉快,也可以選擇心情糟糕,我每次都選擇心情愉快。每當有什麼不幸的事發生時,我從不選擇成為一個悲觀者,而是努力從中找到快樂。”

一天,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傑瑞被三個持槍的歹徒攔住了。歹徒因為緊張,對他丌了槍。幸運的是,傑瑞被人及時發現,送進了急診室。醫護人員看著一,息尚存的傑瑞,誰都沒有信心能將他救活。

他們不停地安慰他說:“不用擔心,我們會有辦法的!你會好的!”其實,他們誰都感到束手無策。

一個護士為檢驗傑瑞是否還有知覺,大聲問他是否對什麼東西過敏。傑瑞艱難地吐出兩個字:“有的o"這時,所有的醫生和護士都眼睛一亮,因為他們知道,救活一個有知覺的人要容易得多。於是,那個護士又問:“你對什麼過敏?”傑瑞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大聲吼道:“子彈!”在一片大笑聲中,傑瑞又說:“我選擇活下去,請把我當活人來醫,而不是死人。”

經過18個小時的急救,傑瑞終於活了下來。盡管他身上還殘留著彈片,但他仍像以前一樣樂觀。一位朋友來探視他,問他近況如何?他說:“我快樂無比!你想不想看看我的傷疤?”

人生是一連串不停的奔波,我們總免不了跌倒或無端的迷失。無由的抱怨,憤怒的發泄,隻能使自己更加頹喪。既然命運如此,我們不如改變我們的心態,樂觀地接受命運的挑戰,那麼生命將會是另一種景象。苦難中常隱藏有轉折的機會

雖然我們常常是事務繁忙,有時不得不陷於被動、無目的地追求中。但人生最可怕的,卻是放棄追求的那一刻。

詹姆斯·納斯美瑟少校夢想著自己的高爾夫球技能夠突飛猛進,為此他發明了一種獨特的訓練方式以達到目標。在此之前,他打得和那些在周末才練上幾杆的人差不多,水平在中下遊之間,90杆左右。而他也有7年時間沒碰過球杆,沒踏上球場】,。

事實上,他複出後第一次踏上高爾夫球場,就打出了叫人驚訝的74杆!比自己以前的平均杆數還低20,而他已7年未上球場!真是令人難以置信。不僅如此,他的身體狀況也比7年前好很多。

納斯美瑟少校的秘密何在?

毫無疑問,在這7年間,納斯美瑟少校一定用了什麼令人驚歎的先進技術來增進他的球技——其實這個技術人人都可以效法。

納斯美瑟少校這7年是在德國戰俘營中度過的0 7年間,他被關在一個隻

絕大部分的時間他都被囚禁著,看不到任何人,沒有人和他說話,也沒有任何體能活動。開始幾個月他什麼也沒做,隻祈求著趕快脫身。後來,他想自己必須找到一種活動,使它能充實自己的心靈,不然他會發瘋或死掉,於是,他學著進行一種想象中的運動。

他選擇了最喜歡的高爾大球,並開始打起高爾夫球。每天,他在夢想中的高勿i犬鄉村俱樂部打18洞。他想象著體驗其中的一切,包括細節。他看見自己穿著高爾夫球裝,聞著綠樹的芬芳和草的香氣。他體驗了不同的天氣狀況——柯風的存大、昏暗的冬天和陽光普照的夏日早晨。在他的想象巾,球場、草、樹、啼叫的小鳥、跳來跳去的鬆鼠,球場的一切都曆曆在目。

他感覺自己的手握著球杆,練習各種推杆.lj揮杆的技巧。他看到球落在修整過的草坪上,跳了幾卜.,滾到他已選擇的特定點上.一切都在他心中發生。

在真實的世界葉I.他尤處可去,但在他的心中,他向著小白球走去,好像他的.身體真的在打高爾犬球·樣。在他心中打完18洞的時問和現實中一樣,一個細Jl7也不能省略。他一次也沒有錯過揮杆左曲球、右曲球和推杆的機會。

一周7人,一天4個小時,18個洞.7年,就是通過過非同尋常的訓練,他竟然打出74杆的好成績。

遇見不如意的事,通常你的反應是什麼?沮喪、埋怨、憂愁?想想你目前所處的光景,並學接納你所對的各種困難,因為萬事一互為因果,在苦難的外衣下.隱藏有無窮的機會、把生命的寬度再拓寬些文學大師蕭伯納說:“人生是一·把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

做天地之間的匆匆過客,比得精練;有人把人生比做幾顆夜晚灑下的露珠,比

做經曆一春一秋的草木,比得蒼涼:有人把人生看做是孩子偶爾溜出來的一次

玩樂——“做人來嬉戲,馬f二要回去”,比得調侃;有人說,人生苦短,好比

白駒過隙,稍縱即逝;有人說,人生好比蜉蝣,朝生即滅。所有這些比喻,似

乎有點消極悲觀,不人激勵人心,但也實實在在,不虛飾,不做作。事實上,

人牛不在於比而在於做,看破看淡一一些也未必不好,尤其是一點功利一點聲名!

小妨把人生來作一實在的比喻吧——人生是一道減法算術。都說生命有限,

但不算不知道。人的一·生擁有2—3萬個鮮活的日子,而且還日半世夜半世,活

一天就會少一一天,功名和財富都隨時間的推移做著減法,於是,在某一天,當

這兩條曲線交叉時,生命的顯示屏就出現了零,零乘以任何數都等於零,這就

是生命的算術方式,殘酷而真實。

正因如此,有人感歎,生命是一筆未知的存款,隻有人死後,別人才知具

體數額;而昨天是作廢的支票,明天是未發行的債券,隻有今天才是現金。於

是,這讓人感到,重要的是活著,過程主義並非是消極而是科學的活法。

其實人生更像·條河,河流的源頭可視為人的幼年時期,在那裏,水流顯

得十分舒緩和溫柔。人漸漸長大了,猶如河中之水,彙集得越多,速度也就越

來越急促.,這時,前麵遇有山石阻擋,水流下泄時便濺起水花和漩渦,形成了

激流、灣道、險灘。這就好比青年時期,踏進社會,就必須拚搏、奮鬥,因此,

也必然會碰上許許多多的困難,挫折、痛苦。河水咆哮著穿過險境後,河床越

來越寬闊,水流也逐漸甲緩舒坦起來。這好比人到中年,事業有成,生活也比

較穩定,可以邊奮鬥邊享受人生了。河水再往下流,已經疲憊了,最後它注人

大海——在無邊的牛命之海裏網歸於本源。

識得人生如此,其實人有好處。對人生多些更透徹的認識,你就會感到光

陰似箭,歲月相催,感到無論做人就是做事,都要有“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精能把“減法”做得好一點,將“現金”用得活一點,使“河一點.雖然我們不能左右生命的長度,卻能拓寬了生命的寬度